正在加载图片...
在动物实验中可将颈动脉窦区和循环系统其余部分隔离开来,但仍保留它通过窦神经与中枢的联系。在这样的制 备中,人为地改变颈动脉窦区的灌注压,就可以引起体循环动脉压的变化,并画出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线(见 图4-27)。由图可见,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线的中间部分较陡,向两端渐趋平坦。这说明当窦内压在正常平均 动脉压水平(大约13.3kPa或100 mmhg)的范围内发生变动时,压力感受性反射最为敏感,纠正偏离正常水平的血 压的能力最强,动脉血压偏离正常水平愈远,压力感受性反射纠正异常血压的能力愈低 150mmHe 01b0 突内压 图4-27在实验中测得的颈动脉窦内压力与动脉血压的关系(1mmg=0.133kPa) (4)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量等发生突然变化的情况下 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使动脉血压不致发生过分的波动,因此在生理学中将动脉压力 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称为缓冲神经。在动物实验中可看到,正常狗24小时内动脉血压的变化范围一般在平均动脉压 (约13.3kPa或100mg)约1.3-2.0kPa(10-15mHg)以内:而在切除两侧缓冲神经的狗,血压经常出现很大的波 动,其变动范围可超过平均动脉压上下各6.7kPa(50mHg)。但是,在切除缓冲神经的动物,一天中血压的平均 值并不明显高于正常,因此认为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并不起重要作用。在慢性高血压患者或 实验性高血压动物中,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线向右移位。这种现象称为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重调定( resetting) 表示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工作范围发生改变,即 常高的血压水平上进行工作,故动脉血压 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压力感受性反射重调定的机制比较复杂。重调定可发生在感受器的水平,也可发生在反射 的中枢部分在动物实验中可将颈动脉窦区和循环系统其余部分隔离开来,但仍保留它通过窦神经与中枢的联系。在这样的制 备中,人为地改变颈动脉窦区的灌注压,就可以引起体循环动脉压的变化,并画出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线(见 图 4-27)。由图可见,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线的中间部分较陡,向两端渐趋平坦。这说明当窦内压在正常平均 动脉压水平(大约 13.3kPa 或 100mmHg)的范围内发生变动时,压力感受性反射最为敏感,纠正偏离正常水平的血 压的能力最强,动脉血压偏离正常水平愈远,压力感受性反射纠正异常血压的能力愈低。 图 4-27 在实验中测得的颈动脉窦内压力与动脉血压的关系(1mmHg=0.133kPa) (4)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量等发生突然变化的情况下, 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使动脉血压不致发生过分的波动,因此在生理学中将动脉压力 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称为缓冲神经。在动物实验中可看到,正常狗 24 小时内动脉血压的变化范围一般在平均动脉压 (约 13.3kPa 或 100mmHg)约 1.3-2.0kPa(10-15mmHg)以内;而在切除两侧缓冲神经的狗,血压经常出现很大的波 动,其变动范围可超过平均动脉压上下各 6.7kPa(50mmHg)。但是,在切除缓冲神经的动物,一天中血压的平均 值并不明显高于正常,因此认为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并不起重要作用。在慢性高血压患者或 实验性高血压动物中,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线向右移位。这种现象称为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重调定(resetting), 表示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工作范围发生改变,即在较正常高的血压水平上进行工作,故动脉血压 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压力感受性反射重调定的机制比较复杂。重调定可发生在感受器的水平,也可发生在反射 的中枢部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