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在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壁存在许多感受器,总称为心肺感受器,其传入 神经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内。引起心肺感受器兴奋的适宜刺激有两大类。一类是血管壁的机械牵张。当心房 心室或肺循环大血管中压力升高或血容量增多而使心脏或血管壁受到牵张时,这些机械或压力感受器就发生兴奋 和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相比较,心肺感受器位于循环系统压力较低的部分,故常称之为低压力感受器, 而动脉压力感受器则称为高压力感受器.在生理情况下,心房壁的牵张主要是由血容量增多而引起的,因此心房 壁的牵张感受器也称为容量感受器。另一类心肺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一些化学物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等。有 些约物如藜芦碱等也能刺激心肺感受器 大多数心肺感受器受刺激时引起的反射效应是交感紧张降低,心迷走紧张加强,导致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血压下降。在多种实验动物中,心肺感受器兴奋时肾交感神经活动的抑制特别明显,使肾 血流量增加,肾排水和排钠量增多。这表明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反射在血量及体液的量和成分的调节中有重要的生 理意义。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反射的传出途径除神经外还有体液的成分。心肺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可抑制血管升压素 的释放。血管升压素的减少导致肾排水增多(见后)。 3.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主动脉弓区域,存在一些特殊的感受装置,当血液的 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时,如缺氧、2分压过高、H浓度过高等,可以刺激这些感受装置。因此这些感受装置被 称为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这些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其感觉信号分别由颈动脉窦神经和迷走神经 传入至延髓孤束核,然后使延髓内呼吸神经元和心血管活动神经元的活动发生改变 化学感受性反射的效应主要是呼吸加深加快(详见第五章)。在动物实验中人为地维持呼吸频率和深度不变,则 化学感受器传入冲动对心血管活动的直接效应是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舒张,骨骼肌和内脏血管收 缩。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大的作用超过心输出量减少的作用,故血压升高。在动物保持自然呼吸的情况下,化学 感受器受刺激时引起的呼吸加深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化学感受性反射在平时对心血管活动并不起明显的调节作用。只有在低氧、窒息、失血、动脉血压过低和酸中毒 情况下才发生作用2.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在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壁存在许多感受器,总称为心肺感受器,其传入 神经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内。引起心肺感受器兴奋的适宜刺激有两大类。一类是血管壁的机械牵张。当心房、 心室或肺循环大血管中压力升高或血容量增多而使心脏或血管壁受到牵张时,这些机械或压力感受器就发生兴奋。 和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相比较,心肺感受器位于循环系统压力较低的部分,故常称之为低压力感受器, 而动脉压力感受器则称为高压力感受器。在生理情况下,心房壁的牵张主要是由血容量增多而引起的,因此心房 壁的牵张感受器也称为容量感受器。另一类心肺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一些化学物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等。有 些约物如藜芦碱等也能刺激心肺感受器。 大多数心肺感受器受刺激时引起的反射效应是交感紧张降低,心迷走紧张加强,导致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血压下降。在多种实验动物中,心肺感受器兴奋时肾交感神经活动的抑制特别明显,使肾 血流量增加,肾排水和排钠量增多。这表明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反射在血量及体液的量和成分的调节中有重要的生 理意义。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反射的传出途径除神经外还有体液的成分。心肺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可抑制血管升压素 的释放。血管升压素的减少导致肾排水增多(见后)。 3.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主动脉弓区域,存在一些特殊的感受装置,当血液的 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时,如缺氧、CO2 分压过高、H +浓度过高等,可以刺激这些感受装置。因此这些感受装置被 称为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这些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其感觉信号分别由颈动脉窦神经和迷走神经 传入至延髓孤束核,然后使延髓内呼吸神经元和心血管活动神经元的活动发生改变。 化学感受性反射的效应主要是呼吸加深加快(详见第五章)。在动物实验中人为地维持呼吸频率和深度不变,则 化学感受器传入冲动对心血管活动的直接效应是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舒张,骨骼肌和内脏血管收 缩。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大的作用超过心输出量减少的作用,故血压升高。在动物保持自然呼吸的情况下,化学 感受器受刺激时引起的呼吸加深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化学感受性反射在平时对心血管活动并不起明显的调节作用。只有在低氧、窒息、失血、动脉血压过低和酸中毒 情况下才发生作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