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头,基督教一方必须作出自己的回答。 由于西哥特人的入侵,许多仍然信奉多神教的罗马贵族逃到了北非避难。这些 有文化的异教精英对基督教心存疑虑。在411至412年间,奥古斯丁写信答复 了他们的一些疑问,但其友人、御前秘书官马凯利努斯( Marcellinus)希望得到 个更圆满的回答。413年,奥古斯丁完成了《上帝之城》前3卷,并在《序 言》中提到他以此实现了对马凯利努斯的承诺 《上帝之城》的论证策略是,将罗马与多神教切割开来,全盘否定多神教,辩 证评价罗马本身一一诚恳肯定罗马人在历史上的美德,坚决拒绝对罗马帝国的 神化 写作历程 根据现代学者的考证,《上帝之城》的开始时间约为412年。到426或427年 时,全书告竣。全书的写作历程大约跨越了15个年头。 基本思想 《上帝之城》的前10卷是以护教为主的部分,主要致力于驳斥罗马多神教的 崇拜者;后12卷主要阐发“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起源、发展与预 定的结局 根据两类性质不同的爱,奥古斯丁将全体天使与古往今来的全人类分别归入 “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这两个根本对立的社会群体。但“两座城”在此 尘世中“彼此相混”,直到末日审判才会完全分开。划分“两座城”的标准并 非外在的社会身份或制度,而是内在的精神秩序 上帝之城:上帝所拣选者的群体,其成员坚持对基督教真神的信仰,按“上帝 之爱”( amor del)的标准生活。简单说来,“上帝之城”的成员就是上帝的选民, 最终将要得救。“上帝之城”在精神本质上就是教会,但其成员范围不相等 地上之城:不信上帝者、以“私己之爱”( amor Sul)为宗旨者的群体。简单说 来,“地上之城”的成员就是上帝的弃民,最终将承受地狱中的永罚。现世的 国家在本质上不等于“地上之城”,但确系其历史表现。 在这部以世界历史为纲的巨著中,奧古斯丁借历史叙述而构建了一个恢弘的神 学体系,经典地表述了他的成熟期思想。甚至可以说,为了理解西方基督教, 《上帝之城》的意义和价值仅次于《圣经》。 ③对罗马帝国在一定程度上的承认 a.历史地位:与亚述相对的西方大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大国。 b.“罗马和平”:拉丁语、罗马法、公民权(212年卡拉卡拉法令)。 c.道德上:凭借在德性上的突出表现,得到了上帝的奖赏(帝国),为基督徒 树立了榜样。 基标奇的省力地的灯多神接的.数的兴起供了条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11 头,基督教一方必须作出自己的回答。 由于西哥特人的入侵,许多仍然信奉多神教的罗马贵族逃到了北非避难。这些 有文化的异教精英对基督教心存疑虑。在 411 至 412 年间,奥古斯丁写信答复 了他们的一些疑问,但其友人、御前秘书官马凯利努斯(Marcellinus)希望得到 一个更圆满的回答。413 年,奥古斯丁完成了《上帝之城》前 3 卷,并在《序 言》中提到他以此实现了对马凯利努斯的承诺。 《上帝之城》的论证策略是,将罗马与多神教切割开来,全盘否定多神教,辩 证评价罗马本身——诚恳肯定罗马人在历史上的美德,坚决拒绝对罗马帝国的 神化。 写作历程 根据现代学者的考证,《上帝之城》的开始时间约为 412 年。到 426 或 427 年 时,全书告竣。全书的写作历程大约跨越了 15 个年头。 基本思想 《上帝之城》的前 10 卷是以护教为主的部分,主要致力于驳斥罗马多神教的 崇拜者;后 12 卷主要阐发“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起源、发展与预 定的结局”。 根据两类性质不同的爱,奥古斯丁将全体天使与古往今来的全人类分别归入 “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这两个根本对立的社会群体。但“两座城”在此 尘世中“彼此相混”,直到末日审判才会完全分开。划分“两座城”的标准并 非外在的社会身份或制度,而是内在的精神秩序。 上帝之城:上帝所拣选者的群体,其成员坚持对基督教真神的信仰,按“上帝 之爱”(amor Dei)的标准生活。简单说来,“上帝之城”的成员就是上帝的选民, 最终将要得救。“上帝之城”在精神本质上就是教会,但其成员范围不相等。 地上之城:不信上帝者、以“私己之爱”(amor sui)为宗旨者的群体。简单说 来,“地上之城”的成员就是上帝的弃民,最终将承受地狱中的永罚。现世的 国家在本质上不等于“地上之城”,但确系其历史表现。 在这部以世界历史为纲的巨著中,奥古斯丁借历史叙述而构建了一个恢弘的神 学体系,经典地表述了他的成熟期思想。甚至可以说,为了理解西方基督教, 《上帝之城》的意义和价值仅次于《圣经》。 ③对罗马帝国在一定程度上的承认 a. 历史地位:与亚述相对的西方大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大国。 b. “罗马和平”:拉丁语、罗马法、公民权(212 年卡拉卡拉法令)。 c. 道德上:凭借在德性上的突出表现,得到了上帝的奖赏(帝国),为基督徒 树立了榜样。 d. 宗教上:奥古斯都开创的“罗马和平”在客观上为基督教的兴起提供了条 件,基督教皇帝的政策有力地破除了多神教的偶像崇拜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