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由于生物工程枝术的发展和选有作物新品种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品种资原的瘦集和保 存,各地大型的种质库把大量种质资源的有关信息用计算机贮存和检索,以微机中心与各地实行联 网,全国乃至全世界可以随时向中心输入数据和索取所需信息。 我国种质资源极其丰富,目前已保存的各种农作物种质资源数十万份,如水稻、小麦等主要作物 己建立了计算机存贮、检索的数据库。 在遗传育种方面,借助计算机对品种系谱进行遗传基因追踪。还可对杂交育种中进行数量性状的 遗传研究,能快速、准确地为育种工作提供优良亲本和杂交亲本选配的咨询。对杂种优势研究,计 算机协助估计亲本的配合力,为选配强优势杂交组合提供科学依据。如格列芬(Griffing,1956)提出 的估算配合力和遗传力等的方法,为遗传育种进一步提供了明确的理论依据。安微农学院等单位, 应用微机预测水稻杂种优势的准确率达70%。 在自交系选育中,英国金克斯(J.L.Jinkds,1954)运用双列杂交系建立了生统遗传的数学模式, 用计算机指导杂交工作做出最佳的育种设计。 四、在病虫害预测预报方面的应用 从60年代以来,计算机己开始用于病虫害预测预报,由此使经验性预报转变到定量化的科学测 报。世界已较广泛地建立起病虫害测报流程,形成较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病虫测报联网 化。美、英、独联体、日本等国,在水稻、麦类、棉花及多种果树等病虫害预报当地种稻农户发布 预报,指导水稻生产,获得理想效果。 我国国内也己应用多元回归和时序分析等,建立多种主要作物病虫害的中长期和短期(近期)测 报,获得成功。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协作,对北方棉苓虫种群发病,北京农业大 学对小麦条锈病,上海对棉花红铃虫、玉米螟等,江西对水稻螟虫,河南对玉米小叶斑病等的研究 和测报,都为作物生产作出了很大成绩。 五、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应用 国外微机应用在农业经营管理方面最普遍的是财务管理。计算机还大量运用在农产品的运输和销 售等产后服务方面。计算机在农产品产量预测中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中国农科院农经所为 研制成NCD软件包,建立农产品质量预测方法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它提供了6种抽样方法,包含16个 程序,对全国24个省市2017个县进行粮食产量测报。在1983一1984年对全国粮食产量预测中,与国 家统计上报数字误差仅为1.1一1.9%。并依据连续三十年的数据资料,对全国2300多个县上机运算, 分析9000多个变量,建立起“中国种植业动态结构模型“为指导我国种植业区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节系统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 80年代以来,随着系统科学和农业系统工程在我国普及推广工作的广泛开展,人们开始注意学习 和研究系统工程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问题。农业系统工程的任务是解决农业整体性、系统性 的问题,它主要涉及整个农业系统综合开发的规则、组织、管理及效果评价等全局性问题 我国农业目前正逐步向着现代化过渡。农业现代化可以说是由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农业转化到现 代技术为主导的农业这样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多年来,人们论述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农业综 合发展规划问题、农业产业结构问题、种植业结构和布局调整问题、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问题等方 面,都牵涉到农业系统的整体性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制订农业综合发展规划方面的应用 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需要全国制订农业综合发展规划,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拟定 规划,必须依靠各行各业的科技专家参与,提出具体规划设想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农业作为国民经 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系统工程。为了使各行 由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选育作物新品种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品种资源的搜集和保 存,各地大型的种质库把大量种质资源的有关信息用计算机贮存和检索,以微机中心与各地实行联 网,全国乃至全世界可以随时向中心输入数据和索取所需信息。 我国种质资源极其丰富,目前已保存的各种农作物种质资源数十万份,如水稻、小麦等主要作物 已建立了计算机存贮、检索的数据库。 在遗传育种方面,借助计算机对品种系谱进行遗传基因追踪。还可对杂交育种中进行数量性状的 遗传研究,能快速、准确地为育种工作提供优良亲本和杂交亲本选配的咨询。对杂种优势研究,计 算机协助估计亲本的配合力,为选配强优势杂交组合提供科学依据。如格列芬(Griffing,1956)提出 的估算配合力和遗传力等的方法,为遗传育种进一步提供了明确的理论依据。安徽农学院等单位, 应用微机预测水稻杂种优势的准确率达70%。 在自交系选育中,英国金克斯(J.L.Jinkds,1954)运用双列杂交系建立了生统遗传的数学模式, 用计算机指导杂交工作做出最佳的育种设计。 四、在病虫害预测预报方面的应用 从60年代以来,计算机已开始用于病虫害预测预报,由此使经验性预报转变到定量化的科学测 报。世界已较广泛地建立起病虫害测报流程,形成较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病虫测报联网 化。美、英、独联体、日本等国,在水稻、麦类、棉花及多种果树等病虫害预报当地种稻农户发布 预报,指导水稻生产,获得理想效果。 我国国内也已应用多元回归和时序分析等,建立多种主要作物病虫害的中长期和短期(近期)测 报,获得成功。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协作,对北方棉苓虫种群发病,北京农业大 学对小麦条锈病,上海对棉花红铃虫、玉米螟等,江西对水稻螟虫,河南对玉米小叶斑病等的研究 和测报,都为作物生产作出了很大成绩。 五、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应用 国外微机应用在农业经营管理方面最普遍的是财务管理。计算机还大量运用在农产品的运输和销 售等产后服务方面。计算机在农产品产量预测中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中国农科院农经所为 研制成NCD软件包,建立农产品质量预测方法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它提供了6种抽样方法,包含16个 程序,对全国24个省市2017个县进行粮食产量测报。在1983—1984年对全国粮食产量预测中,与国 家统计上报数字误差仅为1.1—1.9%。并依据连续三十年的数据资料,对全国2300多个县上机运算, 分析9000多个变量,建立起"中国种植业动态结构模型"为指导我国种植业区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节 系统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 80年代以来,随着系统科学和农业系统工程在我国普及推广工作的广泛开展,人们开始注意学习 和研究系统工程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问题。农业系统工程的任务是解决农业整体性、系统性 的问题,它主要涉及整个农业系统综合开发的规则、组织、管理及效果评价等全局性问题。 我国农业目前正逐步向着现代化过渡。农业现代化可以说是由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农业转化到现 代技术为主导的农业这样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多年来,人们论述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农业综 合发展规划问题、农业产业结构问题、种植业结构和布局调整问题、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问题等方 面,都牵涉到农业系统的整体性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在制订农业综合发展规划方面的应用 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需要全国制订农业综合发展规划,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拟定 规划,必须依靠各行各业的科技专家参与,提出具体规划设想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农业作为国民经 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系统工程。为了使各行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