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农业的发展,与各行各业一样,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对加快农 业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己日益显著出它的独特作用:系统工程 在农业上的应用,正展示广泛的前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生物工程技术,将使人类可以按人的需 要来改造和利用生物,创造新物种,不断满足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需要:核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地膜 和无土栽培的广泛应用等,都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发展迅猛, 我们必须把各项新兴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研究和开发,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第一节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 电子计算机在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极 大的社会效益。在生产上应用其经济效益最明显是畜牧业中的饲料配方管理和园艺蔬菜的温室大棚 栽培环境自动控制。还有种质资源数据库的信息贮存、病虫害预测报流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土壤 普查和测土配方施肥的微机控制,农业产量的预测预报,农业数学模型和系统的建立等方面,这些 都取得很大成功。 一、在土壤调查和指导施肥方面的应用 计算机在土壤肥料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了这一学 科的科学研究水平。 计算机在土壤资源调查、评价和制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少先进国家直接应用遥感数据、 航片判读等,用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和制图系统,较完整地建立本国的土壤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 网络的全国联网贮存各种数据资料,实现有计划控制土壤生产力和作物生产因子的优化组合,以获 得最佳的产量目标。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应用江苏江宁各地的土壤普查资料,建立土壤调查、分类、制衅的计算机 处理系统,对当地土地合理利用作出重要贡献。上海农科院应用日本学者提出的积温函数公式,找 出土壤积温与碱解氮的测定值关系,建立程度软件包指导上海市郊农民施肥,取得理想的效果。 计算机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普查结果、自然气候状况、生态环境条件、土壤理化性状、 有效养分含量及种植业结构布局等基础资料,在给定的软件下合理确定某地的肥料种类、比例、需 要量等,为当地生产、使用和分配化肥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利用计算机还可对土壤分析化验的各 项结果以及田间记载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相应的测土施肥最佳方案,指导大田施肥实践。 二、在种植业生产和作物栽培方面的应用 随着系统科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农业进入信息化时代,作物生产中计算机模拟研究日益 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浙江台州地区农科所应用微机田间模拟仿真和专家经验分析相结合,综合提出“温黄平原连作晚 稻汕优6号亩产超千斤生产函数模型农艺方案细则”,1985年在温黄土平原推广50.16万亩取得良好效 果,每亩节省尿素2.5公斤,增产稻谷13.5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河南漯河市农科所运用微机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的回归分析,查明各农艺措施对玉米产量的贡献 及措施间的制约和促进关系,建立了夏玉米新加坡产千斤最佳农艺技术措施数学模型。1986一1989 年,先后四县十乡40.3万亩夏玉米上大面积应用,平均亩产438.1公斤,比对照大田增产44.9%,取得 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国内农作物模拟模型研究开始于80年代。国外于70年代己有SIMAIZ模型(Duncan等,1974)等发 表。沈阳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等引入CERES-MAIZE模型,分别建立了“高产玉米生产管理决策 支持系统“和“玉米生长发育的M亿SM模拟模型“。 三、在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农业的发展,与各行各业一样,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对加快农 业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已日益显著出它的独特作用;系统工程 在农业上的应用,正展示广泛的前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生物工程技术,将使人类可以按人的需 要来改造和利用生物,创造新物种,不断满足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需要;核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地膜 和无土栽培的广泛应用等,都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发展迅猛, 我们必须把各项新兴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研究和开发,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第一节 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 电子计算机在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极 大的社会效益。在生产上应用其经济效益最明显是畜牧业中的饲料配方管理和园艺蔬菜的温室大棚 栽培环境自动控制。还有种质资源数据库的信息贮存、病虫害预测报流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土壤 普查和测土配方施肥的微机控制,农业产量的预测预报,农业数学模型和系统的建立等方面,这些 都取得很大成功。 一、在土壤调查和指导施肥方面的应用 计算机在土壤肥料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了这一学 科的科学研究水平。 计算机在土壤资源调查、评价和制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少先进国家直接应用遥感数据、 航片判读等,用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和制图系统,较完整地建立本国的土壤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 网络的全国联网贮存各种数据资料,实现有计划控制土壤生产力和作物生产因子的优化组合,以获 得最佳的产量目标。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应用江苏江宁各地的土壤普查资料,建立土壤调查、分类、制衅的计算机 处理系统,对当地土地合理利用作出重要贡献。上海农科院应用日本学者提出的积温函数公式,找 出土壤积温与碱解氮的测定值关系,建立程度软件包指导上海市郊农民施肥,取得理想的效果。 计算机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普查结果、自然气候状况、生态环境条件、土壤理化性状、 有效养分含量及种植业结构布局等基础资料,在给定的软件下合理确定某地的肥料种类、比例、需 要量等,为当地生产、使用和分配化肥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利用计算机还可对土壤分析化验的各 项结果以及田间记载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相应的测土施肥最佳方案,指导大田施肥实践。 二、在种植业生产和作物栽培方面的应用 随着系统科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农业进入信息化时代,作物生产中计算机模拟研究日益 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浙江台州地区农科所应用微机田间模拟仿真和专家经验分析相结合,综合提出"温黄平原连作晚 稻汕优6号亩产超千斤生产函数模型农艺方案细则",1985年在温黄土平原推广50.16万亩取得良好效 果,每亩节省尿素2.5公斤,增产稻谷13.5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河南漯河市农科所运用微机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的回归分析,查明各农艺措施对玉米产量的贡献 及措施间的制约和促进关系,建立了夏玉米新加坡产千斤最佳农艺技术措施数学模型。1986—1989 年,先后四县十乡40.3万亩夏玉米上大面积应用,平均亩产438.1公斤,比对照大田增产44.9%,取得 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国内农作物模拟模型研究开始于80年代。国外于70年代已有SIMAIZ模型(Duncan等,1974)等发 表。沈阳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等引入CERES-MAIZE模型,分别建立了"高产玉米生产管理决策 支持系统"和"玉米生长发育的MZSIM模拟模型"。 三、在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