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8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 周周第节 课时安排|2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变形刚度条件;扭转应变能非圆截面杆扭转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扭转变形的特点 2.理解扭转变形公式及刚度条件; 3.掌握刚度条件的应用及扭转应变能的计算; 4.了解非圆截面杄扭转的特点特别是矩形截面自由扭转的应力计算.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介绍扭转变形的描述量——扭转角,然后推出扭转角公式 2.给出刚度条件的二种形式; 3.最后通过例题着重讲解扭转刚度条件的应用;(重点) 4.用功能原理给出扭转应变能的计算公式 5.介绍非圆截面杆的扭转特点特别是矩形截面自由扭转的应力情况.(难点) 讨论、思考题、作业: P85:3-7,3-8;,P86:3-12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材料力学》,刘鸿文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10分钟,授新课78分钟,安排讨论分钟,布置作业2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其他口第 8 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 周 周 第 节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变形·刚度条件 ; 扭转应变能; 非圆截面杆扭转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 了解扭转变形的特点; 2. 理解扭转变形公式及刚度条件; 3. 掌握刚度条件的应用及扭转应变能的计算; 4. 了解非圆截面杆扭转的特点,特别是矩形截面自由扭转的应力计算.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 介绍扭转变形的描述量——扭转角,然后推出扭转角公式; 2. 给出刚度条件的二种形式; 3. 最后通过例题着重讲解扭转刚度条件的应用; (重点) 4. 用功能原理给出扭转应变能的计算公式; 5. 介绍非圆截面杆的扭转特点,特别是矩形截面自由扭转的应力情况. (难点) 讨论、思考题、作业: P85: 3-7, 3-8; P86: 3-12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材料力学》,刘鸿文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_ 10__分钟,授新课_ 78_分钟,安排讨论_ _ 分钟,布置作业_2_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