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这种匀墨装置匀墨时温度不会升高,滚筒和辊子的尺寸局限在很小的公差范 围内。输墨装置的表面积大,可以得到精确的墨膜厚度, 因为它具有两个输墨装置,这样就可以同时进行两种颜色或两种类型油墨的 测试,从而使油墨在两个墨层厚度下进行测试成为可操作的现实。 匀墨系统的加墨量,印刷盘着墨次数以及补充墨量的关系,可参阅表2,表3 表2小量测试用图表 印盘宽度 印盘个数墨膜厚度μm为|用两个印盘时所需再得到8um的墨膜厚 (个)1cm的墨得到的)加的墨量(cm)|度所需的墨量(cm) 8.19 0.98 8.05 0.03 1.00 8.04 1.00 7.76 0.07 1.03 7.88 7,48 1.07 7.09 0.15 1.14 表3得到10.00±0.25ban的墨膜厚度所需的墨量 印盘左半部加墨右半部加墨|上墨|左边增加墨右边增加墨 可再上墨 次数 里 量cm3 次数 1.67 1.17 lcm宽 铝盘 1.16 0.02 2cm 8 1.12 宽 铝盘 1.0 5cm宽 包胶盘 1.16 0.69 0.02 包胶盘 1.15 3.2cm宽 包胶盘 2.匀墨系统操作方法 ①起始位置:将手柄置于顶端上面的凹槽处,装上两个墨胶辊5及3。 ②匀墨:在金属辊6上加入所需的墨量,沿全长均匀分布。放下手柄8使匀墨 系统运转,90秒后油墨分布均匀,这时就可以把印刷盘2插入印刷轴上匀墨30秒, 23-1023-10 这种匀墨装置匀墨时温度不会升高,滚筒和辊子的尺寸局限在很小的公差范 围内。输墨装置的表面积大,可以得到精确的墨膜厚度。 因为它具有两个输墨装置,这样就可以同时进行两种颜色或两种类型油墨的 测试,从而使油墨在两个墨层厚度下进行测试成为可操作的现实。 匀墨系统的加墨量,印刷盘着墨次数以及补充墨量的关系,可参阅表2,表3。 表2 小量测试用图表 印盘宽度 cm 印盘个数 (个) 墨膜厚度μm 为 1c m 3 的墨得到的) 用两个印盘时所需再 加的墨量(c m 3 ) 得 到 8μm 的墨膜厚 度所需的墨量(c m 3 ) 1 1 8.1 9 — 0.9 8 1 2 8.0 5 0.0 3 1.0 0 2 1 8.0 4 — 1.0 0 2 2 7.7 6 0.0 7 1.0 3 3.2 1 7.8 8 — 1.0 2 2.2 2 7.4 8 0.1 0 1.0 7 5 1 7.6 5 — 1.0 4 5 2 7.0 9 0.1 5 1.1 4 表3 得到10.00±0.25ban的墨膜厚度所需的墨量 印 盘 类 型 左半部加墨 量 c m 3 右半部加墨 量 c m 3 上 墨 次 数 左边增加墨 量 c m 2 右边增加墨 量 c m 3 可再上墨 次 数 铝 盘 1cm 宽 1.6 7 1.1 7 3 8 0.7 9 — 3 8 铝 盘 2cm 宽 1.7 3 1.1 6 2 0 0.7 2 0.0 2 1 8 铝 盘 3.2cm 宽 1.8 9 1.1 2 1 4 0.7 9 — 1 2 铝 盘 5cm 宽 2.0 6 1.0 7 1 0 0.8 2 — 8 包胶盘 2cm 宽 1.7 3 1.1 6 1 8 0.6 9 0.0 2 1 6 包胶盘 3.2cm 宽 1.8 0 1.1 5 1 2 0.6 8 0.0 3 1 0 包胶盘 5cm 宽 1.8 2 1.1 6 8 0.6 1 0.0 4 6 2.匀墨系统操作方法 ①起始位置:将手柄置于顶端上面的凹槽处,装上两个墨胶辊5及3。 ②匀墨:在金属辊6上加入所需的墨量,沿全长均匀分布。放下手柄8使匀墨 系统运转,90秒后油墨分布均匀,这时就可以把印刷盘2插入印刷轴上匀墨30秒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