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在有些大学,虽然大多数副教授是有终身教职的,但不排除无终身教职的副教授。特别是 某人在获得终身教职前转换学校,新的学校会给予一个无终身教职的副教授职称。需要指出的 是,有终身教职的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tenure)不应翻译成“终身副教授”, 后者容易被误解为终身只是副教授。如果继续保持研究和教学的水平,经过五、六年时间可从 有终身教职的副教授升到正教授。在美国,所有的正教授都有终身教职。把有终身教职的正教 授翻译成“终身教授”一般不会引起误解。 评终身教职(tenure review)是学术职业道路上最为关键的一环。它的过程复杂,不确 定因素很多。评终身教职时,通常系主任先指定一个三人“临时委员会”(ad hoc committee),由它拟写一份详细的评审报告,提交系的全体有终身教职的教授们讨论、表决。 投票规则不是按照简单多数法则,而是要求几乎一致同意,有个别人反对即可否决。系通过 后,由系主任拟写一份综合全系意见的报告送交院和校。这两级的评审委员会中的任何一级都 有否决权。只有当这两级的评审委员会都通过后,校长才正式发出聘书。 评终身教职时,对待研究和教学的权重在不同类型的大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研究型大 学的经济系重点是看被评人的研究水平。职业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对教学非常重 视,但领先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评终身教职也主要看研究水平。在独立的文科学院那里,教 学则是最重要的。 系临时委员会的评审报告,对被评人的研究水平作出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 面,是由委员会的成员分别阅读被评审人已发表的和已完成但尚未发表的论文,对主要论文写 出详细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研究工作的整体水平作出评价。这可以被看作是“内部评 价”。另一方面,是由系主任出面索取校外教授的评审信(outside1 etter),通常在5至10 封之间。这些教授,必须是同一领域或相近领域中世界范围内的权威,往往是顶尖大学或领先 大学中的教授。这些信被认为是学术领域内、学校以外的专家的“外部评价”。这些信的内 容,除了对被评人的研究的创造性、重要性和影响力作出评价外,还拿被评人同其他的,在同 一领域内、同一时期毕业的人(same cohort)作比较,包括判断被评人是否有资格在写信人自 己所在的大学被评为终身教职。这种“相对比较”,往往包含很多信息,对最终决定有较大影 响。如果评审人说,被评人比某某还要出色,而某某已在与被评人所在的学校相当或更好的学 校拿到终身教职,那么这就是一封有利的信。如果某封信说,被评人不太可能在写信人的学校 拿到终身教职,而该校并不比被评人所在的学校好,那么,这就是一封不利的信。 由此看出,无论是内部评价还是外部评价,都是主观评价。在美国的学术界,由于“职业 标准”(professional standard)已趋完善,这种主观评价方式通常来说运行良好。值得一提 的是,在经济系评终身教职时,美国的顶尖大学和领先大学,并不采用任何一种论文发表的数 量指标,也不按照某种公式计算分数(比如以刊物质量加权的论文发表的数量和)。原因是, 虽然这些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但在衡量论文质量上都过于粗糙。还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在 经济学学科内,单个作者的论文已经越来越少,甚至博士论文的部分章节都允许与其他人合 写。一篇论文若是多人合著的话,按惯例,署名的顺序是按照姓氏字母顺序的排列。因此,在 美国,经济学论文的署名顺序不包含任何有关作者贡献程度的信息。 66 如,在有些大学,虽然大多数副教授是有终身教职的,但不排除无终身教职的副教授。特别是 某人在获得终身教职前转换学校,新的学校会给予一个无终身教职的副教授职称。需要指出的 是,有终身教职的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tenure)不应翻译成“终身副教授”, 后者容易被误解为终身只是副教授。如果继续保持研究和教学的水平,经过五、六年时间可从 有终身教职的副教授升到正教授。在美国,所有的正教授都有终身教职。把有终身教职的正教 授翻译成“终身教授”一般不会引起误解。 评终身教职(tenure review)是学术职业道路上最为关键的一环。它的过程复杂,不确 定 因素 很多 。评 终身教职时,通 常系主任先 指定一个三人“临时 委员 会” (ad hoc committee),由它拟写一份详细的评审报告,提交系的全体有终身教职的教授们讨论、表决。 投票规则不是按照简单多数法则,而是要求几乎一致同意,有个别人反对即可否决。系通过 后,由系主任拟写一份综合全系意见的报告送交院和校。这两级的评审委员会中的任何一级都 有否决权。只有当这两级的评审委员会都通过后,校长才正式发出聘书。 评终身教职时,对待研究和教学的权重在不同类型的大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研究型大 学的经济系重点是看被评人的研究水平。职业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对教学非常重 视,但领先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评终身教职也主要看研究水平。在独立的文科学院那里,教 学则是最重要的。 系临时委员会的评审报告,对被评人的研究水平作出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 面,是由委员会的成员分别阅读被评审人已发表的和已完成但尚未发表的论文,对主要论文写 出详细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研究工作的整体水平作出评价。这可以被看作是“内部评 价”。另一方面,是由系主任出面索取校外教授的评审信(outside letter),通常在 5 至 10 封之间。这些教授,必须是同一领域或相近领域中世界范围内的权威,往往是顶尖大学或领先 大学中的教授。这些信被认为是学术领域内、学校以外的专家的“外部评价”。这些信的内 容,除了对被评人的研究的创造性、重要性和影响力作出评价外,还拿被评人同其他的,在同 一领域内、同一时期毕业的人(same cohort)作比较,包括判断被评人是否有资格在写信人自 己所在的大学被评为终身教职。这种“相对比较”,往往包含很多信息,对最终决定有较大影 响。如果评审人说,被评人比某某还要出色,而某某已在与被评人所在的学校相当或更好的学 校拿到终身教职,那么这就是一封有利的信。如果某封信说,被评人不太可能在写信人的学校 拿到终身教职,而该校并不比被评人所在的学校好,那么,这就是一封不利的信。 由此看出,无论是内部评价还是外部评价,都是主观评价。在美国的学术界,由于“职业 标准”(professional standard)已趋完善,这种主观评价方式通常来说运行良好。值得一提 的是,在经济系评终身教职时,美国的顶尖大学和领先大学,并不采用任何一种论文发表的数 量指标,也不按照某种公式计算分数(比如以刊物质量加权的论文发表的数量和)。原因是, 虽然这些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但在衡量论文质量上都过于粗糙。还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在 经济学学科内,单个作者的论文已经越来越少,甚至博士论文的部分章节都允许与其他人合 写。一篇论文若是多人合著的话,按惯例,署名的顺序是按照姓氏字母顺序的排列。因此,在 美国,经济学论文的署名顺序不包含任何有关作者贡献程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