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 实验发现钢在250~400℃和450~600℃回火,出现韧性下降(脆化)现象,称 为回火脆性。 (一)第一类回火脆性 1定义:250~400℃回火时出现的回火脆性称第一类回火脆性。 2特点:(1)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或穿晶断裂。 (2)与回火冷却速度无关。 (3)庐产生第一类回火脆性的工件在更高的温度回火,脆性消失,重新在 其脆性温度区回火,也不产生回火脆性,这种特性称回火脆性的不可逆。 (3)不能用热处理或合金化方法消除第一类回火脆性 3产生机制 (1残余奥氏体转变理论一一在此温度回火正是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下 贝氏体温度区,由于残余奥氏体转变致脆。此观点不能解释低碳钢(含有少量 残余奥氏体)回火脆性,并且有些钢残余奥氏体转变温度与此脆性温度不重合 (2)杂质偏聚理论——最近研究发现,第一类回火脆性断口有三种,即①沿原 奥氏体晶界断裂:低温回火时P、S、As向原奥氏体晶界偏聚引起强度降低(能 谱分析已经证实)②沿马氏体板条晶界断裂:ε-FeC转变为xFeC2或θFeC 的温度与第一类回火脆性温度相近,新生成的碳化物沿马氏体板条束边界析出 造成脆性增加。③穿晶断裂:夹在板条间的残余奥氏体析出碳化物,或片状马 氏体的孪晶界析出碳化物,当碳化物粗大甚至有裂纹存在则产生穿晶断裂。 4避免方法: (1)加入合金元素使回火脆性温度提高。如加入Mo、Si等。 (2)不在此温度区间回火。 (3)降低杂质元素含量。 (-)第二类回火脆性 L定义:450-600℃回火时出现的回火脆性称第二类回火脆性 2特点:(1)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 (2)与回火冷却速度有关(对冷却速度敏感)快冷时不产生第二类回火 脆性,慢冷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 (3)可逆性——已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钢回火重新加热快冷,回火脆 性消失不脆的钢回火慢冷时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 (4)与原始组织有关,马氏体的第二类回火脆性>贝氏体的第二类回火三、韧性 实验发现钢在 250~400℃和 450~600℃回火,出现韧性下降(脆化)现象,称 为回火脆性。 (一)第一类回火脆性 1.定义:250~400℃回火时出现的回火脆性称第一类回火脆性。 2.特点:(1)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或穿晶断裂。 (2)与回火冷却速度无关。 (3)产生第一类回火脆性的工件在更高的温度回火,脆性消失,重新在 其脆性温度区回火,也不产生回火脆性,这种特性称回火脆性的不可逆。 (3)不能用热处理或合金化方法消除第一类回火脆性。 3.产生机制: (1)残余奥氏体转变理论——在此温度回火正是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下 贝氏体温度区,由于残余奥氏体转变致脆。此观点不能解释低碳钢(含有少量 残余奥氏体)回火脆性,并且有些钢残余奥氏体转变温度与此脆性温度不重合。 (2)杂质偏聚理论——最近研究发现,第一类回火脆性断口有三种,即①沿原 奥氏体晶界断裂:低温回火时 P、S、As 向原奥氏体晶界偏聚引起强度降低(能 谱分析已经证实)。②沿马氏体板条晶界断裂:ε-FexC 转变为 χ-Fe5C2 或 θ-Fe3C 的温度与第一类回火脆性温度相近,新生成的碳化物沿马氏体板条束边界析出 造成脆性增加。③穿晶断裂:夹在板条间的残余奥氏体析出碳化物,或片状马 氏体的孪晶界析出碳化物,当碳化物粗大甚至有裂纹存在则产生穿晶断裂。 4.避免方法: (1)加入合金元素使回火脆性温度提高。如加入 Mo、Si 等。 (2)不在此温度区间回火。 (3)降低杂质元素含量。 (一)第二类回火脆性 1.定义:450~600℃回火时出现的回火脆性称第二类回火脆性。 2.特点:(1)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 (2)与回火冷却速度有关(对冷却速度敏感)快冷时不产生第二类回火 脆性,慢冷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 (3)可逆性——已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钢回火重新加热快冷,回火脆 性消失不脆的钢回火慢冷时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 (4)与原始组织有关,马氏体的第二类回火脆性>贝氏体的第二类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