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和运用理论知识的水平,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意识和反思 能力的形成情况: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 展的过程。 三、先修课程 语言学、文学等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等通识教育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目标与 内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现行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体例结构:语文 教材分析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学业质量标准;运用课标的理念分析指导中学语文 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材分析方法的实践运用。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练习法。 常用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 六、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规定的学时数为48学时。其中,理论部分32学时,实践 部分16学时,在课程实施时,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效整合, 任课教师可灵活调整。具体各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大致如下: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本课程开设的意义 (2)本课程的内容体系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4)本课程的考核方法2 和运用理论知识的水平,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意识和反思 能力的形成情况;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 展的过程。 三、先修课程 语言学、文学等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等通识教育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目标与 内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现行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体例结构;语文 教材分析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业质量标准;运用课标的理念分析指导中学语文 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材分析方法的实践运用。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练习法。 常用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 六、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规定的学时数为 48 学时。其中,理论部分 32 学时,实践 部分 16 学时,在课程实施时,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效整合, 任课教师可灵活调整。具体各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大致如下: 绪 论(2 学时) 1.教学内容 (1)本课程开设的意义 (2)本课程的内容体系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4)本课程的考核方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