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8.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提出了丰富的监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监察权独立思想。监察权独立是孙中山监督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他长期一贯坚持的 思想。他认为,监察权必须独立于立法机关,由独立的监察机关行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国 监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弊端。(4分) (2)党政分察思想。党政分察是指设置两个相互独立且有联系的监察机构,对党政两个系 统分别行使监察权。该思想是孙中山“以党治国”理论在其监督思想中的集中体现,对于民国 政府的监察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3分) (3)弹惩合一思想。弹惩合一是指监察机构将弹劾和惩戒连为一体,具有弹劾与惩戒的双 重职能。弹惩合一思想是孙中山监察权独立思想的深化和发展,是防止行政权干涉监察、影响 监察效能的有效制度设计,也是其思想最具有特色的地方。(3分) 19.秦统一以后,以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在地方各那设有监御史,专职负责监督和纠察各 地各级官吏的活动。(2分) 西汉初年,承袭秦制设御史府,长官仍为御史大夫。汉武帝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作 为监察官员。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部(州),每部(州)由皇帝任命刺 史一名,对地方官吏进行监督纠察。刺史专门监察全国地方官吏的政治制度由此形成。(4 分) 东汉时期进一步加强了监察制度。御史台转隶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以御史中丞为 长官。对朝廷百官的监察主要由侍御史负责。京师附近为司吏校尉部,以司吏校尉为长官,司 吏校尉既是京官,又是地方官,主管察举中央百官违法者和本部各郡事务。在其他州(部),各 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4分) 20.中国共产党的委员会在党内监督中的职责: (1)领导党内监督工作,明确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 一级别的党组(党委)在党内监督方面的任务和要求;(2分) (2)制定贯彻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党内监督工作决议、决定的措施, 研究解决党内监督工作中的重要问题;(2分) (3)对党委常委、委员,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 别的党组(党委)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2分) 1133四、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8.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提出了丰富的监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监察权独立思想。监察权独立是孙中山监督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他长期一贯坚持的 思想。他认为,监察权必须独立于立法机关,由独立的监察机关行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国 监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弊端。 (4 分) (2) 党政分察思想。党政分察是指设置两个相互独立且有联系的监察机构,对党政两个系 统分别行使监察权。该思想是孙中山"以党治国"理论在其监督思想中的集中体现,对于民国 政府的监察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分〉 (3) 弹惩合一思想。弹惩合一是指监察机构将弹劫和惩戒连为一体,具有弹劫与惩戒的双 重职能。弹惩合一思想是孙中山监察权独立思想的深化和发展,是防止行政权干涉监察、影响 监察效能的有效制度设计,也是其思想最具有特色的地方。 (3 分) 19. 秦统一以后,以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在地方各郡设有监御史,专职负责监督和纠察各 地各级官吏的活动。 (2 分) 西汉初年,承袭秦制设御史府,长官仍为御史大夫。汉武帝时增设 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作 为监察官员。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部(州) ,每部(州)由皇帝任命剌 史一名,对地方官吏进行监督纠察。刺史专门监察全国地方官吏的政治制度由此形成。 (4 分〉 东汉时期进一步加强了监察制度。御史台转隶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以御史中翠为 长官。对朝延百宫的监察主要由侍御史负责。京师附近为司吏校尉部,以司吏校尉为长官,司 吏校尉既是京宫,又是地方宫,主管察举中央百官违法者和本部各郡事务。在其他州(部) ,各 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 (4 分) 20. 中国共产党的委员会在党内监督中的职责: (1)领导党内监督工作,明确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 一级别的党组(党委)在党内监督方面的任务和要求 ;(2 分) (2) 制定贯彻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党内监督工作决议、决定的措施, 研究解决党内监督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2 分) (3) 对党委常委、委员,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 别的党组(党委)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2 分) 113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