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 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 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举例略,5分) 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 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2分)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逻辑清晰,无错别字(2分) 25.举例说明汪曾棋小说《受戒》中对话描写的作用。 [评分标准] 其一,通过对话,把小说主要事件“受戒”交待清楚。(举例略,3分) 其二,借对话写人物,活灵活现表现了小英子大方活泼外向的性格。汪曾棋把少年男女的 心思和朦胧的爱情,把握得丝丝入扣,而又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举例略,4分) 其三,对话描写调节了小说叙述的节奏,并呈现生活本来面貌。小说大部分采用了介绍性 的叙述语调,介绍寺中和尚生活、小英子一家情况,在叙述中穿插细描。叙述推进小说进展,展 现风俗、环境总的特征,形成小说的背景与气氛,描写则对细节加以精雕细镂,使气氛与背景生 动具体起来。尤其是人物对话的描写,使介绍性叙述相对静态平稳的节奏,具有了动态流动的 韵律。(举例略,6分)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逻辑清晰,无错别字(2分) 五、作品赏析(30分) 说明:紧扣题旨,论述合理,举例恰当,文从字顺,有个人见解。错别字酌情扣分,不超过 2分.无个人见解的情扣5一10分。 26,鲁迅的《伤逝》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都描写了“出走”的女性,主题都是婚恋,但内 涵并不相同。赏析子君与白流苏两个女性形象,说明两篇小说在内涵上的不同之处。 [评分标准] 子君是受到“五四”新思潮影响,要求个性解放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时代精神的感召和鼓舞 下,大胆追求自由恋爱,勇敢地反抗封建道德和世俗偏见,毅然地冲出了家庭的束缚,在众目睽睽 之下与涓生同居在一起。最后却因滑生得到的一张辞退信而断了生路,在强大的社会势力面前, 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因此,鲁迅创作《伤逝》的目的,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同类题材小说,不是为 了表现青年人为争取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而对封建婚姻观的反抗,也不是为了歌颂当时风行一 935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 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 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举例略, 5分) 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 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 2分)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逻辑清晰,无错别字 2分) 25. 举例 [评分标准] 其一,通过对话,把小说主要事件"受戒"交待清楚。(举例略, 3分) 其二,借对话写人物,活灵活现表现了小英子大方活泼外向的性格。汪曾祺把少年男女的 心思和朦胧的爱情,把握得丝丝入扣,而又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举例略, 4分) 其三,对话描写调节了小说叙述的节奏,并呈现生活本来面貌。小说大部分采用了介绍性 的叙述语调,介绍寺中和尚生活、小英子一家情况,在叙述中穿插细描。叙述推进小说进展,展 现风俗、环境总的特征,形成小说的背景与气氛,描写则对细节加以精雕细楼,使气氛与背景生 动具体起来.尤其是人物对话的描写,使介绍性叙述相对静态平稳的节奏,具有了动态流动的 韵律。(举例略, 6分)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逻辑清晰,元错别字 2分〉 五、作品赏析 0分} 说明 z紧扣题旨,论述合理,举例恰当,文从字顺,有个人见解。错别字酌情扣分,不超过 无个人见解酌情扣5-10 26. 鲁迅 张爱 倾城 题都 涵并不相同。赏析子君与白流苏两个女性形象,说明两篇小说在内涵上的不同之处。 〔评分标准 子君是受到"五四"新思潮影响,要求个性解放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时代精神的感召和鼓舞 下,大胆追求自由恋爱,勇敢地反抗封建道德和世俗偏见,毅然地冲出了家庭的束缚,在众目睽睽 之下与涓生同居在一起。最后却因涓生得到的一张辞退信而断了生路,在强大的社会势力面前, 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因此,鲁迅创作《伤逝》的目的,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同类题材小说,不是为 了表现青年人为争取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而对封建婚姻观的反抗,也不是为了歌颂当时风行一 93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