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一、测生长量 计繁殖数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A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 二、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三、微生物的连续培养 第三节 影响 一、温度 二、氧气 s、nH 第四节微生物培养法概论(B) 生产实践中培养微生物的装置 第五节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一、几个基本概念(A) 二、物理灭菌因素的代表 一高温(B) 、化学杀南剂 ,消毒剂和治疗剂(B) 第八章微生物的分类2号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类单元(B) 一、种以上的分类单元 二、种以下的分类单元 第二节微生物的命名 双名法(B) 三名法(C 第三节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和方法 一、常规分类(A) 二、分子生物学分类(C) 三、化学特征分类法(C) 四、数值分类法(C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操作型 2 细菌的分离与保存 3 操作型 3细黄形态观察 3 操作型 4直菌的分离与保有 操作型 5 真菌的形态观察 操作型 6微生物细胞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操作型 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3学时 实验目的:学习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方法4 一、测生长量 二、计繁殖数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A)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 二、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三、微生物的连续培养 四、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 第三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A) 一、温度 二、氧气 三、pH 第四节 微生物培养法概论(B) 一、实验室培养法 二、生产实践中培养微生物的装置 第五节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一、几个基本概念(A) 二、物理灭菌因素的代表——高温(B) 三、化学杀菌剂、消毒剂和治疗剂(B) 第八章 微生物的分类 2 学时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单元(B) 一、种以上的分类单元 二、种以下的分类单元 第二节 微生物的命名 一、双名法(B) 二、三名法(C)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和方法 一、常规分类(A) 二、分子生物学分类(C) 三、化学特征分类法(C) 四、数值分类法(C)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1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3 操作型 2 细菌的分离与保存 3 操作型 3 细菌形态观察 3 操作型 4 真菌的分离与保存 3 操作型 5 真菌的形态观察 3 操作型 6 微生物细胞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3 操作型 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3 学时 实验目的:学习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