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多延續上遽的收藏模式仍注重於展旵的詮釋功能·展覽從構想至開放給大眾的 經過都沒有什麼特殊的記錄φ作者閱讀展覽書籍的經驗中·第一欥看見針對展覽 規劃與製作過程解釋的是冰島國家博物館出版的, Ingvarsdottir, Brynhildr,ed, 2005, Making of a Nation: Heritage and History in Iceland, Reykjavik: National Museum of iceland。在這本小冊子中,針對2004年該館重新布置的常設展選擇 展品丶規劃與製作過程做說明’也列出設計單位如何與館方合作完成’卻沒有細 部設計的說明。3一般的說’展覽都只做記錄展品或其詮釋的內容’也都至少會 有一本展覽目錄岀現’而不會去記錄展覽設計的過程一直到最近幾年我常與美 國博物館協會( American a ssociation of museums)接觸之後’才發現他們對展覽 設計的資料累積相當驚人·對我學歷史的人而言’真是博物館展覽技術與知識的 寶藏〈請參閱 Jane bedno, Current Literature on Museum Exhibition Development and Design, in NAME's Exhibitionist, vol. 19, no 2, Fall 2000, pp 9-12 E1 Exhibitionist刊物中其他相關的文章〉;再加上我每年參加他們的年會都在不同 地方舉辦’所以除了靠一些文獻丶檔案資料與參與者的介紹得到些許的訊息之 外·我還可以—一觀察美國各個地方不同博物館的不同展覽·也從中洞悉不少展 覽設計的不同手法,與他們展覽所採用的表達「語言」特別是參與過三的展 覽評量工作坊’更能洞悉成功展覽的秘訣σ為了要以展覽設計的實際技衠做改蓍 我們博物館的切點’也希篁把這些經驗傳達給歐美以外的博物館界’我又著手翻 譯完成了五本來自美國科學與技術中心協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s)與聯合國國際博物館協會(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有關於展覽與博物館實務的手冊σ4因此’我這篇文章是本人透過教學工作與實 際經驗的研究所完成的展覽設計史初稿ν希篁以概念與照片的方式與大家分享這 份心得。至於成形的整個博物館展覽設計史與博物館展覽評量相關的資料·由於 涉及廣泛,已經分散於我十年教學中師生不同文章丶論文做呈現,本文只對西方 世界的博物館展覽演進做引言’給各位做一個掃描式簡單的介紹 世界上第一個博物館是牛津大學的 Ashmolean museum’收藏家損贈具有 教學硏究的目的從1714年博物館的使用規則上就很明顯·當然這種陳列並不可 能是為公眾的博物館展覽’以十七世紀丹麥學者歐沃門〈 Olaf worr,1588-1644〉 的收藏圖片來看·其陳列可能在分類上有所改進·但絕不會進步到需要設計的公 開展覽。現代博物館的成形我們簡單而明顯的說’應該是在英國大英博物館 的成立丶或法國大革命羅浮宮的出現之時’法國第一共和國政府把皇家與教會的 3該書筆者已經做過部分的翻譯’因版權關係·需用者只能當講義索取·不得公開岀版 4詳細內容請參閱海生館出版的「如何為民眾規劃博物館的展覽」「藍圖之前的規劃一科學中心 的建築群像」丶「持續的假設-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前置評量」丶「博物館展覽預算之鑘列」丶「有 影響力的博物館」° 5筆者2006年曾在巴黎參觀自然史博物館看見這種展示手法的複製·確實的呈現出自然史博物 館的歷史來。2 多延續上述的收藏模式,仍注重於展品的詮釋功能,展覽從構想至開放給大眾的 經過都沒有什麼特殊的記錄。作者閱讀展覽書籍的經驗中,第一次看見針對展覽 規劃與製作過程解釋的是冰島國家博物館出版的,Ingvarsdottir, Brynhildur, ed., 2005, Making of a Nation: Heritage and History in Iceland, Reykjavik: National Museum of Iceland。在這本小冊子中,針對 2004 年該館重新布置的常設展選擇 展品、規劃與製作過程做說明,也列出設計單位如何與館方合作完成,卻沒有細 部設計的說明。3一般的說,展覽都只做記錄展品或其詮釋的內容,也都至少會 有一本展覽目錄出現,而不會去記錄展覽設計的過程。一直到最近幾年我常與美 國博物館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接觸之後,才發現他們對展覽 設計的資料累積相當驚人,對我學歷史的人而言,真是博物館展覽技術與知識的 寶藏〈請參閱 Jane Bedno, Current Literature on Museum Exhibition Development and Design, in NAME's Exhibitionist, vol. 19, no.2, Fall 2000, pp. 9-12 與 Exhibitionalist 刊物中其他相關的文章〉;再加上我每年參加他們的年會都在不同 地方舉辦,所以除了靠一些文獻、檔案資料與參與者的介紹得到些許的訊息之 外,我還可以一一觀察美國各個地方不同博物館的不同展覽,也從中洞悉不少展 覽設計的不同手法,與他們展覽所採用的表達「語言」,特別是參與過三次的展 覽評量工作坊,更能洞悉成功展覽的秘訣。為了要以展覽設計的實際技術做改善 我們博物館的切點,也希望把這些經驗傳達給歐美以外的博物館界,我又著手翻 譯完成了五本來自美國科學與技術中心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s)與聯合國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有關於展覽與博物館實務的手冊。4因此,我這篇文章是本人透過教學工作與實 際經驗的研究所完成的展覽設計史初稿,希望以概念與照片的方式與大家分享這 份心得。至於成形的整個博物館展覽設計史與博物館展覽評量相關的資料,由於 涉及廣泛,已經分散於我十年教學中師生不同文章、論文做呈現,本文只對西方 世界的博物館展覽演進做引言,給各位做一個掃描式簡單的介紹。 世界上第一個博物館是牛津大學的 Ashmolean Museum,收藏家捐贈具有 教學研究的目的從 1714 年博物館的使用規則上就很明顯,當然這種陳列並不可 能是為公眾的博物館展覽,以十七世紀丹麥學者歐沃門〈Olaf Worm, 1588-1644〉 的收藏圖片來看,其陳列可能在分類上有所改進,但絕不會進步到需要設計的公 開展覽。5現代博物館的成形,我們簡單而明顯的說,應該是在英國大英博物館 的成立、或法國大革命羅浮宮的出現之時,法國第一共和國政府把皇家與教會的 3 該書筆者已經做過部分的翻譯,因版權關係,需用者只能當講義索取,不得公開出版。 4 詳細內容請參閱海生館出版的「如何為民眾規劃博物館的展覽」、「藍圖之前的規劃-科學中心 的建築群像」、「持續的假設 - 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前置評量」、「博物館展覽預算之編列」、「有 影響力的博物館」。 5 筆者 2006 年曾在巴黎參觀自然史博物館看見這種展示手法的複製,確實的呈現出自然史博物 館的歷史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