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呼吸量:平均20m3d 外露体表面积:通常0.2m2,外露较多时0.52m2 2、暴露特征分析 暴露途径和方式 暴露起止时间 各种暴露途径有害物含量水平的分析、监测 暴露水平的监测方法 直接测定暴露源中有害物的浓度 测定机体中一个或多个组织中有毒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水平; →考虑毒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体内负荷( Body burden):有毒物在体内的总量。如吸收速率>排泄速率→体内负荷增加 体内鬃露水平( nternal exposure):机体中敏感组织的实际暴露水平,目标组织中的浓度更重要 测定毒物引起的毒害效应的程度 4、露一效应的定量关系( 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 (1)有毒物的毒害效应取决于: 暴露程度( Exposure extent); 暴露时间( duration) 受害个体的敏感性( Sensitivity (2)暴露剂量决定受害程度: 有所表现( Noticeable) 可逆失调( Reversible disorder) 不可逆失调或致残( Disability) 死亡( Lethal) 对于高毒性有害物:瞬时浓度重要; 累积性毒物:长期平均浓度 (3)暴露效应关系曲线 第二节环境化学物质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一毒质动力学 有害物与机体接触后→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通过吸收进入血液→血液循环→分布到各组织、器官→代谢→有害物及其代谢产物→存储、排泄→ 生物转运过程 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的半透性膜; ≯脂质双分子层: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膜蛋白:载体、受体、能量转换器、酶→完成生物膜的主要功能。 功能:物质转运、能量和物质代谢、细胞识别、信息传递、毒性作用 保持细胞和细胞器内部理化性质的稳定 ◆选择性地允许或不允许某些物质透过,以便吸收和排出一些物质⚫ 呼吸量:平均20 m3 /d ⚫外露体表面积:通常0.2m2,外露较多时0.52m2 2、暴露特征分析 ⚫ 暴露途径和方式; ⚫ 暴露起止时间; ⚫ 各种暴露途径有害物含量水平的分析、监测。 3、暴露水平的监测方法: ⚫ 直接测定暴露源中有害物的浓度; ⚫ 测定机体中一个或多个组织中有毒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水平; 考虑毒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体内负荷(Body burden): 有毒物在体内的总量。如吸收速率>排泄速率体内负荷增加 体内暴露水平(Internal exposure):机体中敏感组织的实际暴露水平,目标组织中的浓度更重要。 ⚫ 测定毒物引起的毒害效应的程度 4、暴露—效应的定量关系(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 (1)有毒物的毒害效应取决于: ⚫ 暴露程度(Exposure extent); ⚫ 暴露时间(duration); ⚫ 受害个体的敏感性(Sensitivity) (2)暴露剂量决定受害程度: ⚫ 有所表现(Noticeable) ⚫ 可逆失调(Reversible disorder) ⚫ 不可逆失调或致残(Disability) ⚫ 死亡(Lethal) 对于高毒性有害物:瞬时浓度重要; 累积性毒物:长期平均浓度 (3)暴露-效应关系曲线 第二节 环境化学物质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毒质动力学 有害物与机体接触后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通过吸收进入血液血液循环分布到各组织、器官代谢有害物及其代谢产物存储、排泄 生物转运过程。 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 一、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的半透性膜; ➢脂质双分子层: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膜蛋白:载体、受体、能量转换器、酶完成生物膜的主要功能。 ? 功能:物质转运、能量和物质代谢、细胞识别、信息传递、毒性作用 ◆保持细胞和细胞器内部理化性质的稳定; ◆选择性地允许或不允许某些物质透过,以便吸收和排出一些物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