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实验方法 选用含有较粗组织的1Cr13钢,成分如下(重量百分数): C:0.14,Cr:13.05,Si:0.22,Mn0.23,Ni:0.13,S:0.010;P:0.027 参考12%Cr的Fe-Cr一C平衡图[11],.TTT转变曲线[12],有关的各种相的成分 范围C13],可知在室温时,平衡态,实验用钢只含有铁素体和碳化物M23C。 样品在990°C~1050°C加热40~60分钟进行奥氏体化,使固溶体充分均匀,然后在 650°~800C之间每隔25°C分别作完全转变和不完全转变两种等温处理。 热处理后的样品毛坯制成标准梅氏U形缺口冲击试样,在室温25°C时于HB一30冲击 试验机上一次击断。 在冲击断口上大约一半处倾斜制备金相观察面,用异丙醇加10%盐酸溶液没蚀,以供 扫描电镜同时观察断口附近和二次裂纹与显微组织之间关系(见图1) 将Mo丝切出预裂纹的试样放在PL一10高频疲劳试验机上,通过加压使预裂纹扩展, 切下含有一次裂纹的部分制备金相磨面供扫描电镜观察(见图2)。 供透射电镜观察用的薄膜按常规方法从块状断口试样上制取。用双喷法减薄,电解液 为丁氧基乙醇与高氯酸混合液(100:7),用干冰冷却到-12°C以下使用。 一断口十金相 一断口十金相 SEM观杂面 一次裂纹 予裂纹 图1 图2 薄膜形貌观察及结构分析在H一700电镜及EM400T上进行,复型样品观察在BS一413 A电镜上进行。断口样品在S一450型以及JSM一35cF型扫描电镜上进行。 实验结果与讨论 1、1Cr13钢等温转变组织的特点 1Cr13钢在650°C~800°C等温转变后形成的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为a基体上分 布有少量碳化物颗粒,等温转变不完全的试样中有马氏体板条。各样品皆含有少量高温冷 却时形成的珠光体。 电镜下观察到多种形态的碳化物。在T00°C以上温度等温处理,形成珠光体和随意分 布的弥散碳化物。在650°C~700°C等温处理,主要形成两种形态的碳化物:“相间沉淀” 90实 验 方 法 选用含有较粗组织的 钢 , 成分如下 重量百分数 , 。 , 。 , 。 , 。 , 参考 的 一 一 平衡图 〕 , 转变曲线 〔 〕 , 有关的各种相 的 成 分 范围 〔 〕 , 可知在室温 时 , 平衡态 , 实验用钢只含有铁素体和 碳化 物 。 样品在 。 。 加热 分钟进行奥 氏体化 , 使 固溶体充分均匀 , 然 后 在 。 之 间每隔 分别作完全转变和不完全转变两 种等温处理 。 热处理后 的样品毛 坯制成标准梅 氏 形缺 口 冲击试样 , 在 室温 时于 一 冲 击 试验机上一 次击断 。 在冲击断口 上大约一半处倾斜制备金相观察面 , 用异丙醇加 盐酸溶液浸蚀 , 以供 扫描 电镜 同时观察断 口 附近和二次裂纹与显微组织之 间关系 见 图 将 。 丝切出预裂纹的试样放在 一 高频疲劳试验机上 , 通过 加压使预裂纹扩展 , 切下含有一次裂纹 的部分制备金相磨面供扫描电镜观察 见 图 。 供透射 电镜观察用的薄膜按常规方法从块状断 口 试样上制取 。 用双 喷法减薄 , 电解液 为丁氧基 乙醇与高抓酸混合液 。 , 用干冰冷却到 一 “ 以 下使用 。 娜建月 交 ” “ 面, 广之共燮竺 予 裂 纹 剖 图 。 薄膜形貌观察及结构分析在 一 电镜及 上进行 , 复型 样品观察在 一 电镜上进行 。 断 口 样品在 一 型 以及 一 型扫描 电镜上进 行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铜等沮转变组织的特点 钢在 。 。 “ 等温转变后形成的组 织 ,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 察为 基体上分 布有少量碳化物顺粒 , 等温转变不完全的试样中有马 氏体板条 。 各样品 皆含有少量 高温 冷 却时形成的珠光体 。 电镜下观察到多种形态的碳化物 。 在 以上温度 等温处理 , 形成珠光体和 随意分 布的弥 散碳化物 。 在 等温处理 ,主要形成两种形态 的碳化 物 “ 相闻沉 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