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优点:快速、高效。 2)应用:补充营养:农药施用等。 5.7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与分配 5.7.1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运输形式(以根部吸收的矿物质的运输为例) 氮素:根部吸收的氮素,大部分在根部转化为有机氮化合物(如天冬氨酸、丙氨酸 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等)而向上运输,少部分以硝酸根形式向上运输 磷素:大多以正磷酸盐形式运输,少部分在根部转化为有机磷化合物(如甘油磷酸胆 碱、己糖磷酸酯等)而向上运输 硫素:绝大部分以硫酸根形式向上运输,少数在根部形成蛋氨酸及谷胱甘肽等形式向 上运输。 金属元素:一般以离子形式向上运输。 2)运输途径:分析方法—-木质部-韧皮部隔离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结果证明: 根部吸收的矿物质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也可从木质部横向运至韧皮部。进入韧皮部 的矿物质还可再向下运输,从而参与植物体内的矿质离子循环 叶片吸收的矿物质通过韧皮部向上或向下运输,也可从韧皮部横向运至木质部并参与 植物体内的矿质离子循环。 3)运输速度:30~100cm/h。 5.7.2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配 可再利用元素:能够参与矿质离子循环的元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常以不稳定化 合物形式被运输或被利用的元素(如氮、磷、镁等):另一类是在植物体内始终呈离子状态的元 素(如钾) 可再利用元素优先分配至代谢旺盛的部位。植物缺乏这些元素时,缺素症首先表现在 较老的组织或器官中。参见缺素症检索表。 不可再利用元素:通常是一些不能够参与矿质离子循环的元素。如:钙、铁、锰、硼1)优点:快速、高效。 2)应用:补充营养;农药施用等。 5.7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与分配 5.7.1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运输形式(以根部吸收的矿物质的运输为例) 氮素:根部吸收的氮素,大部分在根部转化为有机氮化合物(如天冬氨酸、丙氨酸、 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等)而向上运输,少部分以硝酸根形式向上运输。 磷素:大多以正磷酸盐形式运输,少部分在根部转化为有机磷化合物(如甘油磷酸胆 碱、己糖磷酸酯等)而向上运输。 硫素:绝大部分以硫酸根形式向上运输,少数在根部形成蛋氨酸及谷胱甘肽等形式向 上运输。 金属元素:一般以离子形式向上运输。 2)运输途径:分析方法--木质部-韧皮部隔离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结果证明: 根部吸收的矿物质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也可从木质部横向运至韧皮部。进入韧皮部 的矿物质还可再向下运输,从而参与植物体内的矿质离子循环。 叶片吸收的矿物质通过韧皮部向上或向下运输,也可从韧皮部横向运至木质部并参与 植物体内的矿质离子循环。 3)运输速度:30~100 cm/h。 5.7.2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配 可再利用元素:能够参与矿质离子循环的元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常以不稳定化 合物形式被运输或被利用的元素(如氮、磷、镁等);另一类是在植物体内始终呈离子状态的元 素(如钾)。 可再利用元素优先分配至代谢旺盛的部位。植物缺乏这些元素时,缺素症首先表现在 较老的组织或器官中。参见缺素症检索表。 不可再利用元素:通常是一些不能够参与矿质离子循环的元素。如:钙、铁、锰、硼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