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9.宋代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晩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与薛昂夫曲中“迷归路,又撑入荷深处”都有表现留连忘返,乐而迷路的相似之处,但 在表达这种感情的写法上有所不同。试简要说明这种写法的不同。(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题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 (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千嶂里, (范仲 淹《渔家傲·秋思》) (5)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怀念有信的日子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忙忙碌碌,表达感情的方式随着电讯事业的发展日趋丰富多彩 对着话筒、敲着键盘、发电子邮件、发电子贺卡,将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现代人热衷于这些方式的情感传递中,是否少了一点韵味?少了一种深沉?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写信的人,写信的历史也颇为悠久。早在读小学时,就给从小一起长 大后随父母到成都读书的伙伴写信,方块字和拼音并用,还是妈妈帮着写的信封。中学时代 同学天各一方,开心也罢,失落也罢,都倾诉于一张张飘着茉莉花香的薄笺飞来往去。朋友 们的信,我全部保留。因为它是我和朋友们一起成长的历史。由于信件实在太多,读旧信的 时候也不方便。我便将朋友们的信,一本一本地装订好。虽然几次搬迁,却不忍弃之。放得 越久的信,当再读时,那种滋味也微妙也冲淡,仿佛吃完橄榄后,回味快要化掉时的感觉, 可总也化不掉 读师范时,收到家书是最令人开心的事情。在信中,当然有父母对女儿的切切嘱托,却 也不乏对人生社会的或激烈或温和的讨论。父母从我这里呼吸到了属于青春季节的空气,有 如春风扑面;我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对生活的观察入微的认识和思考,使我能直面人生。我很 感谢我的父母能给我一份充实的精神生活礼物,有了它我就感到振奋。读家书就像读一本精 彩的散文集,总能无限次地引起你会心地微笑。 传说韩愈读信前,总是先用玫瑰香露洗手,这既是对朋友的尊敬,也是一种雅癖。我不 如他那么雅,也不肯落俗。收到朋友的来信,我总是匆匆地浏览第一遍,再找一个僻静之处 细细咀嚼。一封好信带给我的快乐何止一天两天!看着那些温馨的话语,感觉就像有一股细 细的暖流慢慢潜入自己的心窝。都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在那些内容深深浅浅、字迹正正 草草的纸上。友人的音容笑貌如出其间,举守投足如出其里。白纸黑字犹如重重叠叠的青山 绿水,是我生命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信读完了,先放在一个比较顺手的地方,总想有机会再读,直到把它放进一个比较保密、 取起来也不方便的地方,信就成了旧信一一那是暂时不打算再读的,可总也留着机会读。倘 若有那么一个风雪之夜,泡一杯热茶,手捂着微烫的茶杯,这种悠闲读旧信该是多么惬意的9.宋代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与薛昂夫曲中“迷归路,又撑入荷深处”都有表现留连忘返,乐而迷路的相似之处,但 在表达这种感情的写法上有所不同。试简要说明这种写法的不同。(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题任选三题。每空 1 分,共 6 分) (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 (2)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千嶂里, 。(范仲 淹《渔家傲·秋思》) (5)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怀念有信的日子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忙忙碌碌,表达感情的方式随着电讯事业的发展日趋丰富多彩, 对着话筒、敲着键盘、发电子邮件、发电子贺卡,将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现代人热衷于这些方式的情感传递中,是否少了一点韵味?少了一种深沉?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写信的人,写信的历史也颇为悠久。早在读小学时,就给从小一起长 大后随父母到成都读书的伙伴写信,方块字和拼音并用,还是妈妈帮着写的信封。中学时代, 同学天各一方,开心也罢,失落也罢,都倾诉于一张张飘着茉莉花香的薄笺飞来往去。朋友 们的信,我全部保留。因为它是我和朋友们一起成长的历史。由于信件实在太多,读旧信的 时候也不方便。我便将朋友们的信,一本一本地装订好。虽然几次搬迁,却不忍弃之。放得 越久的信,当再读时,那种滋味也微妙也冲淡,仿佛吃完橄榄后,回味快要化掉时的感觉, 可总也化不掉。 读师范时,收到家书是最令人开心的事情。在信中,当然有父母对女儿的切切嘱托,却 也不乏对人生社会的或激烈或温和的讨论。父母从我这里呼吸到了属于青春季节的空气,有 如春风扑面;我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对生活的观察入微的认识和思考,使我能直面人生。我很 感谢我的父母能给我一份充实的精神生活礼物,有了它我就感到振奋。读家书就像读一本精 彩的散文集,总能无限次地引起你会心地微笑。 传说韩愈读信前,总是先用玫瑰香露洗手,这既是对朋友的尊敬,也是一种雅癖。我不 如他那么雅,也不肯落俗。收到朋友的来信,我总是匆匆地浏览第一遍,再找一个僻静之处 细细咀嚼。一封好信带给我的快乐何止一天两天!看着那些温馨的话语,感觉就像有一股细 细的暖流慢慢潜入自己的心窝。都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在那些内容深深浅浅、字迹正正 草草的纸上。友人的音容笑貌如出其间,举守投足如出其里。白纸黑字犹如重重叠叠的青山 绿水,是我生命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信读完了,先放在一个比较顺手的地方,总想有机会再读,直到把它放进一个比较保密、 取起来也不方便的地方,信就成了旧信——那是暂时不打算再读的,可总也留着机会读。倘 若有那么一个风雪之夜,泡一杯热茶,手捂着微烫的茶杯,这种悠闲读旧信该是多么惬意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