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能量极高的辐射,能使轨道上的电子完全离开原子,而造成电离,这样的辐 射叫电离辐射。 1、电离辐射的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直接作用:射线与被照射物质直接发生作用而引起的反应。即通过能 量的量子击中染色体,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断裂。 (2)间接作用:经由射线处理后形成的环境损伤而起的反应。例如:使细 胞中的水电离,产生各种游离基团(H:OH.等),游离基团在作用于DNA分子 而改变DNA分子的结构. 2、电离辐射的作用的特点: (1)诱发突变的频率与辐射剂量成正比,剂量与诱变剂之间在很大范围内 呈线性关系。即剂量增加一倍,突变频率增加一倍,但突变率不受辐射强度的影 响。 例如:2000r→果蝇精子→6%X隐性致死 4000r→果蝇精子→12%X隐性致死 (2)具有积累效应: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照射的剂量数。倘若照射剂 量不变,不管单位时间内所照射是多还是少,基因突变率总是保持一致。对果蝇 来讲(处理精子),与照射剂量有关,与照射方式无关。低强度长时间与高强度 短期照射诱发突变数一样。其他生物这种关系不太明显 二、化学诱变因素及其机理 诱变剂:凡能增加突变率的物质都叫诱变剂. 最早知道秋水仙素能够诱发多倍体。 1930年Rappapart发现亚硝酸可以使某些霉菌的突变增加。 1942年Auerbach和Robson第一次发现芥子气(烷化剂)可以诱发基因突 变。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大量的化学诱变剂。一些农药、色素、染 料、洗涤剂、甚至食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中的某些物质,都具有不同的诱变作用。 各种诱变剂的共同特征,就是都可造成DNA的损害,但不同的诱变剂可能 有各自的危害专一性。它们诱发受害基因位点突变是随机的. 根据化学诱变剂对DNA作用的特点,一般将其分成四类:能量极高的辐射,能使轨道上的电子完全离开原子,而造成电离,这样的辐 射叫电离辐射。 1、电离辐射的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直接作用:射线与被照射物质直接发生作用而引起的反应。即通过能 量的量子击中染色体,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断裂。 (2)间接作用:经由射线处理后形成的环境损伤而起的反应。例如:使细 胞中的水电离,产生各种游离基团(H.;OH.等), 游离基团在作用于 DNA 分子 而改变 DNA 分子的结构. 2、电离辐射的作用的特点: (1)诱发突变的频率与辐射剂量成正比,剂量与诱变剂之间在很大范围内 呈线性关系。即剂量增加一倍,突变频率增加一倍,但突变率不受辐射强度的影 响。 例如:2000 r→果蝇精子→6%X 隐性致死 4000 r→果蝇精子→12%X 隐性致死 (2)具有积累效应: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照射的剂量数。倘若照射剂 量不变,不管单位时间内所照射是多还是少,基因突变率总是保持一致。对果蝇 来讲(处理精子),与照射剂量有关,与照射方式无关。低强度长时间与高强度 短期照射诱发突变数一样。其他生物这种关系不太明显。 二、化学诱变因素及其机理 诱变剂:凡能增加突变率的物质都叫诱变剂。 最早知道秋水仙素能够诱发多倍体。 1930 年 Rappapart 发现亚硝酸可以使某些霉菌的突变增加。 1942 年 Auerbach 和 Robson 第一次发现芥子气(烷化剂)可以诱发基因突 变。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大量的化学诱变剂。一些农药、色素、染 料、洗涤剂、甚至食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中的某些物质,都具有不同的诱变作用。 各种诱变剂的共同特征,就是都可造成 DNA 的损害,但不同的诱变剂可能 有各自的危害专一性。它们诱发受害基因位点突变是随机的。 根据化学诱变剂对 DNA 作用的特点,一般将其分成四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