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宗教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徐以骅、刘骞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权力政治作为国际事务中的“通用货币”和主流话语流 通于西方国际关系学界,而宗教则被国际关系研究者置于边缘地位。冷战的结束使 被美苏两极对抗所掩盖的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得以释放,宗教因素在后冷战国际关 系和安全体系中的作用正在迅速提升。本文试对国际关系中的宗教安全问题进行简 要分析,并探讨我国宗教安全问题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宗教与国际关系/安全安全化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 宗教作为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社会现象之一,一直就与和平、战争和安全问题 有关。但长期以来,权力政治作为国际事务中的“通用货币”和主流话语,一直流 通于西方国际关系学界,而宗教问题则被国际关系研究者置于边缘地位。冷战的结 束使被美苏两极对抗所掩盖的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得以释放,给国际和平与安全带 来了新的挑战。当前,宗教因素在后冷战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作用正在迅速提升,世 界上的重大事件或多或少均有宗教的动因。用塞缪尔·亨廷顿晚近的话来说,“9·11 事件”标志着20世纪作为意识形态冲突世纪的结束,以及从文化和宗教信仰角度自 我界定时代的到来。221世纪开始受到“认同战争”的困扰,而“宗教极端主义与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预期之结合”,已被西方学者视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3有学者甚至认为“争夺新世界秩序灵魂的斗争已经发生,并且认真看待文化和宗教 多元主义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对外交政策的挑战之一”。4 “宗教的全球复兴”和“世界性非世俗化”趋势正在使宗教“回归”到国际关 系和安全的研究之中。5面对当前国际关系“非威斯特伐利亚化”的挑战,国际关系 学界扩大了研究范围,°各种研究进路应运而生,试图将宗教和宗教安全融入国际关 系研究。有学者还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神学(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logy)来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 Dianne Kirby, ed, Religion and the Cold Wa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Ltd, 2003),p. 20 2塞缪尔·亨廷顿著、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82页 Douglas Johnston, "Introduction: Realpolitik Expanded, in Douglas Johnston, ed, Faith-Based Diplomacy: Trumping Realpoliti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pp. 3, 5. Scott M. Thomas, 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Relig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ruggle for Soul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p 16. 5“宗教的全球复兴”和“世界性非世俗化”趋势,尤其是9·11事件的发生,完全改变人们对宗教与国际问题 的看法,使宗教从“威斯特伐利亚的放逐”回归“国际关系舞台的中心”。参见徐以骅:“当前国际关系中的 宗教回归’”,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四辑),时事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6参见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书中第434-449页对此进行了归纳 这里“神学”一词所指的并非信仰系统,甚至并不涉及宗教或基于宗教前提,而是指被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研究 方法所忽略的对意义的研究。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神学”的学者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建立是要纠正国际关 系学科对经济因素的轻视,而国际政治神学的建立则是要纠正国际关系学在对世界事务进行“社会科学”研究 时对宗教、文化、观念或意识形态的有系统的忽略。那就是说过去的国际关系学如罗伯特·吉尔平( Robert Gilpin)所言是关于权力和财富学问,而当今的国际关系学除了关系到权力和财富外,还更应是关于价值观和 人生意义的学问。见 Vendulka Kubalkova,“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logy,” in fabio Petito and Pavlos Hatzopoulos, eds, Relig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Return from Exile(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3),pp.79-105,以及 Terry Nardin,“ Epilogue,” in Relig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Return from Exile,pp.277-278.另参“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宗教回归’”, 第17页1 宗教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徐以骅、刘 骞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权力政治作为国际事务中的“通用货币”和主流话语流 通于西方国际关系学界,而宗教则被国际关系研究者置于边缘地位。冷战的结束使 被美苏两极对抗所掩盖的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得以释放,宗教因素在后冷战国际关 系和安全体系中的作用正在迅速提升。本文试对国际关系中的宗教安全问题进行简 要分析,并探讨我国宗教安全问题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关 键 词)宗教与国际关系/安全 安全化 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 宗教作为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社会现象之一,一直就与和平、战争和安全问题 有关。但长期以来,权力政治作为国际事务中的“通用货币” 1和主流话语,一直流 通于西方国际关系学界,而宗教问题则被国际关系研究者置于边缘地位。冷战的结 束使被美苏两极对抗所掩盖的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得以释放,给国际和平与安全带 来了新的挑战。当前,宗教因素在后冷战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作用正在迅速提升,世 界上的重大事件或多或少均有宗教的动因。用塞缪尔·亨廷顿晚近的话来说,“9·11 事件”标志着 20 世纪作为意识形态冲突世纪的结束,以及从文化和宗教信仰角度自 我界定时代的到来。2 21 世纪开始受到“认同战争”的困扰,而“宗教极端主义与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预期之结合”,已被西方学者视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3 有学者甚至认为“争夺新世界秩序灵魂的斗争已经发生,并且认真看待文化和宗教 多元主义已成为 21 世纪最重要的对外交政策的挑战之一”。4 “宗教的全球复兴”和“世界性非世俗化”趋势正在使宗教“回归”到国际关 系和安全的研究之中。 5 面对当前国际关系“非威斯特伐利亚化”的挑战,国际关系 学界扩大了研究范围,6 各种研究进路应运而生,试图将宗教和宗教安全融入国际关 系研究。有学者还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神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logy)7 来 *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 1 Dianne Kirby, ed., Religion and the Cold Wa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Ltd., 2003),p.20. 2 塞缪尔·亨廷顿著、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 2005 年,第 282 页。 3 Douglas Johnston, “Introduction: Realpolitik Expanded,”in Douglas Johnston, ed., Faith-Based Diplomacy: Trumping Realpoliti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3,5. 4 Scott M. Thomas, 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Relig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ruggle for Soul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p.16. 5 “宗教的全球复兴”和“世界性非世俗化”趋势,尤其是 9·11 事件的发生,完全改变人们对宗教与国际问题 的看法,使宗教从“威斯特伐利亚的放逐”回归“国际关系舞台的中心”。参见徐以骅:“当前国际关系中的 ‘宗教回归’”,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四辑),时事出版社 2007 年,第 1-2 页。 6 参见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书中第 434-449 页对此进行了归纳。 7 这里“神学”一词所指的并非信仰系统,甚至并不涉及宗教或基于宗教前提,而是指被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研究 方法所忽略的对意义的研究。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神学”的学者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建立是要纠正国际关 系学科对经济因素的轻视,而国际政治神学的建立则是要纠正国际关系学在对世界事务进行“社会科学”研究 时对宗教、文化、观念或意识形态的有系统的忽略。那就是说过去的国际关系学如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所言是关于权力和财富学问,而当今的国际关系学除了关系到权力和财富外,还更应是关于价值观和 人生意义的学问。见 Vendulka Kubalkova,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logy,” in Fabio Petito and Pavlos Hatzopoulos,eds., Relig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Return from Exil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pp.79-105 , 以 及 Terry Nardin,“Epilogue,”in Relig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Return from Exile,pp.277-278.另参“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宗教回归’”, 第 17 页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