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弥补当代国际关系研究对宗教的忽视。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试对国际关系中 出现的宗教安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中国应对宗教安全问题的不同策略。 国际关系中宗教安全问题的突显 在后冷战的世界里,全球化已无处不在。除了人们熟悉的经济、政治、传媒等 领域的全球化飞速发展之外,宗教领域也出现世界性复兴趋势,“宗教全球化”被视 为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宗教信仰人群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这在 基督宗教(尤其是五旬节派等)、伊斯兰教和部分民间宗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而 基督教新教保守派和伊斯兰教保守派势力的持续增长,更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 宗教最引人注目的两大趋势。 全球宗教大规模复兴从不同方面型塑了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对现行国际关系原 则和制度构成了挑战。宗教政治化和政治宗教化现象的出现,10突出了国际安全中 的宗教因素,其中显见者便是宗教对国际和地区性冲突的影响。当今世界无论是恐 怖袭击、种族动乱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还是巴以僵局、南斯拉夫内战等地区冲突 都具有深刻的宗教根源。宗教信仰所具有的排他性、由宗教认同导致的持久憎恶感 对宗教圣地的争夺,以及宗教边界与政治边界的交错,都增加了宗教问题引发区域 性冲突的可能性并加大了这些冲突的强度和烈度。冷战结束以来“弱国强宗教”已 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和国际关系的“新景观”,这也使一些国家的内部冲突失 控和外溢,使宗教在世界范围更加政治化和安全化并更具对抗性。全球宗教复兴也 加剧了跨界宗教和民族流动,导致国际宗教散居社会的形成,并造成所谓双重和多 重认同问题,如伊斯兰教已成为欧洲除基督宗教以外的第一大宗教,但仍非欧洲或 欧洲人的宗教,“穆斯林移民”的社会整合已成为困扰英法等国的严重社会问题。 不仅如此,9.11事件使宗教和宗教安全问题日益成为西方各国外交政策的重要 考量,美国朝野尤其是外交和安全权力建制目前已开始逐步摆脱忽视宗教因素的“启 蒙主义偏见”,并开始从国家安全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宗教问题,不仅把宗教自由看 成是人权问题,而且视之为“国家安全的一个界定因素”,2甚至是某种“硬性”的 地缘政治和“国土安全”问题,1推进所谓宗教自由被视为对宗教极端主义的解药 和宗教反恐的利器,实际上已将宗教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等量齐观。美国国务院国 国化程度加深。可参 Peter Beyer, Religion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4).有学者也指出全球化趋势对宗教产生了以下重要影响:(1)全球化正在改变世界的宗 教景观:(2)全球化对产生和扩大世界范围内已有的种族和宗教散居社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3)全球化加 速了文化和宗教多元主义更为迅速的扩展:(4)随世界政治中的大规模宗教变革而来的是伊斯兰教和基督宗教 的全球活力和增长。 Scott m. Thomas, 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Relig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ruggle for Soul of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pp.28-32.关于宗教与全球 化另可参美国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本世纪初推出的题为《上帝与全球化》( God and globalization 三卷本从书。 °徐以骅:“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宗教回归””,第2-3页 io Roland Robertson, " From Secularization to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26:1 (1987),pp.28-32 Ⅱ可参刘军:“‘英国穆斯林议会’初探”、徐珏:“试探穆斯林移民在欧洲社会整合的困境一一以法国为例”,均 载于徐以骅等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一宗教非政府组织》(第5辑),时事出版社2008年,第301-382页。 Robert A. Seiple and Dennis R. Hoover, eds, Religion Security: The New Nexu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anham, Boulder: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4), forward by Douglas Johnston, p x. F 美国朝野尤其是外交和安全权力建制对宗教与安全关系的认识,可参 Pauletta otis,“ Religion and War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in Religion Security,p.22,徐以骅:“宗教与当前美国外交”,载徐以 骅等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一宗教非政府组织》(第5辑),时事出版社2008年,第500-501页。 Harold H. Saunders, "Relational Realism: Toward a New Political Paradigm for Security, in Religion 22 弥补当代国际关系研究对宗教的忽视。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试对国际关系中 出现的宗教安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中国应对宗教安全问题的不同策略。 国际关系中宗教安全问题的突显 在后冷战的世界里,全球化已无处不在。除了人们熟悉的经济、政治、传媒等 领域的全球化飞速发展之外,宗教领域也出现世界性复兴趋势,“宗教全球化”被视 为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 宗教信仰人群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这在 基督宗教(尤其是五旬节派等)、伊斯兰教和部分民间宗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而 基督教新教保守派和伊斯兰教保守派势力的持续增长,更是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 宗教最引人注目的两大趋势。9 全球宗教大规模复兴从不同方面型塑了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对现行国际关系原 则和制度构成了挑战。宗教政治化和政治宗教化现象的出现,10 突出了国际安全中 的宗教因素,其中显见者便是宗教对国际和地区性冲突的影响。当今世界无论是恐 怖袭击、种族动乱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还是巴以僵局、南斯拉夫内战等地区冲突, 都具有深刻的宗教根源。宗教信仰所具有的排他性、由宗教认同导致的持久憎恶感、 对宗教圣地的争夺,以及宗教边界与政治边界的交错,都增加了宗教问题引发区域 性冲突的可能性并加大了这些冲突的强度和烈度。冷战结束以来“弱国强宗教”已 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和国际关系的“新景观”,这也使一些国家的内部冲突失 控和外溢,使宗教在世界范围更加政治化和安全化并更具对抗性。全球宗教复兴也 加剧了跨界宗教和民族流动,导致国际宗教散居社会的形成,并造成所谓双重和多 重认同问题,如伊斯兰教已成为欧洲除基督宗教以外的第一大宗教,但仍非欧洲或 欧洲人的宗教,“穆斯林移民”的社会整合已成为困扰英法等国的严重社会问题。11 不仅如此,9.11 事件使宗教和宗教安全问题日益成为西方各国外交政策的重要 考量,美国朝野尤其是外交和安全权力建制目前已开始逐步摆脱忽视宗教因素的“启 蒙主义偏见”,并开始从国家安全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宗教问题,不仅把宗教自由看 成是人权问题,而且视之为“国家安全的一个界定因素”,12 甚至是某种“硬性”的 地缘政治和“国土安全”问题,13 推进所谓宗教自由被视为对宗教极端主义的解药 和宗教反恐的利器,实际上已将宗教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等量齐观。美国国务院国 8 所谓宗教全球化,是指宗教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即全球信教人数大幅度增长、宗教组织化日益加强、宗教跨 国化程度加深。可参 Peter Beyer, Religion and Globalization(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1994). 有学者也指出全球化趋势对宗教产生了以下重要影响:(1)全球化正在改变世界的宗 教景观;(2)全球化对产生和扩大世界范围内已有的种族和宗教散居社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3)全球化加 速了文化和宗教多元主义更为迅速的扩展;(4)随世界政治中的大规模宗教变革而来的是伊斯兰教和基督宗教 的全球活力和增长。Scott M. Thomas, 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Relig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ruggle for Soul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28-32.关于宗教与全球 化另可参美国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本世纪初推出的题为《上帝与全球化》(God and Globalization) 三卷本丛书。 9 徐以骅:“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宗教回归’”,第 2-3 页。 10 Roland Robertson, “From Secularization to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26: 1 (1987),pp.28-32. 11 可参刘军:“‘英国穆斯林议会’初探”、徐珏:“试探穆斯林移民在欧洲社会整合的困境——以法国为例”,均 载于徐以骅等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宗教非政府组织》(第 5 辑),时事出版社 2008 年,第 301-382 页。 12 Robert A. Seiple and Dennis R. Hoover, eds., Religion & Security: The New Nexu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anham, Boulder: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4), forward by Douglas Johnston, p.x.关于 美国朝野尤其是外交和安全权力建制对宗教与安全关系的认识,可参 Pauletta Otis, “Religion and War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 Religion & Security, p.22, 徐以骅: “宗教与当前美国外交”, 载徐以 骅等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宗教非政府组织》(第 5 辑),时事出版社 2008 年,第 500-501 页。 13 Harold H. Saunders, “Relational Realism: Toward a New Political Paradigm for Security,” in Religion & Security, p.16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