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传感器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1070001303 课积中文名称 传成器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 Sensor principle 课程类别 大类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署 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总学时 48学时 总学分 3 开课模式 必修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 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系统地讲授了各类传感器的测量原 测量特性和测量电路,使学生能合理 地选择和使用传感器, 手掌握常用传 课程简介 器测量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同时能将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仪表 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从完整测量系统的角度掌握其基本特性、结构原理,测量数 据处理的方法以及功能实现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参数检测的应用设计。 建议教材 刘利秋等.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卢艳军等.传感与测试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2刘红丽等.传感与检测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孙传友等.测控电路及装置.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道传感器技术的概念与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2.能够利用相关基础理论,分析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以及性能指标。 3.知道传感器的一般组成,能够正确分析测量系统的测量过程。 4,掌握传感器的分类、测量特性,及其测量电路设计原则。 5,知道常见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转换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6.掌握各种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测量特性、测量电路、工程应用设计方法。 7.知道常见工程参数的定义、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原理分析。 8.掌握采用不同类型传感器,实现参数检测的设计原理、系统分析与性能对比。 9,能够利用传感器实现实际工程背景下的参数检测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电路系统设 计、测量性能分析、性能优化与功能拓展。 10.能够充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利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方法解《传感器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1070001303 课程中文名称 传感器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 Sensor principle 课程类别 大类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总 学 时 48学时 总 学 分 3 开课模式 必修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系统地讲授了各类传感器的测量原 理、测量特性和测量电路,使学生能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传感器,并掌握常用传感 器测量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同时能将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仪表 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从完整测量系统的角度掌握其基本特性、结构原理,测量数 据处理的方法以及功能实现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参数检测的应用设计。 建议教材 刘利秋等.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1] 卢艳军等.传感与测试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刘红丽等.传感与检测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 孙传友等.测控电路及装置.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知道传感器技术的概念与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2. 能够利用相关基础理论,分析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以及性能指标。 3. 知道传感器的一般组成,能够正确分析测量系统的测量过程。 4. 掌握传感器的分类、测量特性,及其测量电路设计原则。 5. 知道常见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转换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6. 掌握各种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测量特性、测量电路、工程应用设计方法。 7. 知道常见工程参数的定义、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原理分析。 8. 掌握采用不同类型传感器,实现参数检测的设计原理、系统分析与性能对比。 9. 能够利用传感器实现实际工程背景下的参数检测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电路系统设 计、测量性能分析、性能优化与功能拓展。 10. 能够充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利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方法解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