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巴斯德学派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生命只能来自生命的胚种学说,并认为只有活的徵生物 才是传染病、发酵和腐败的真正原因,再加上消毒灭菌等一系列方法的建立,就为微生物学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自己的工作中,自发地遵循着一条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从 实践出发,通过研究总结概括出一般规律,并进一步以它来指导实践,从而使他的研究工作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他从“酒病”(1857年)的实际出发,研究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即“腐败病”(指曲颈瓶实验中的肉汤变质,1861)、蚕病(蚕微粒子病,1865)、禽病(鸡霍 乱,1879)、兽病(牛,羊的炭疽病,1881)和人病(狂犬病,]885)。在其研究工作中,发 现各种传染病都有其共同原因—活的小生物,从而使人类对传染病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 崭新的水平上。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他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发 明了巴斯德消毒法来防治“酒病”,用消毒灭菌法来防止“腐败病”,用检出并淘汰病蛾的方 法来防治蚕病,发明用接种减毒菌苗的办法来预防鸡戳乱和牛、羊的炭疽病,以及用狂犬兔 化疫苗来防治人类的狂犬病,等等。 科赫学派的重要业绩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建立了研究徵生物的一系列重要方法,尤其在 分离微生物纯种方面,他们把早年在马铃薯块上的固体培养技术改进为明胶平板培养技术 (1881),并进而提高到琼脂平板培养技术(1882)。在1881年前后,科赫及其助手们还创立 了许多显微镜技术,包括细菌鞭毛染色在内的许多染色方法、悬滴培养法以及显微摄影技术。 ②利用平板分离方法寻找并分离到多种传染病的病原菌,例如炭疽病菌(1877)、结核杆菌 (1882)、链球菌(182)和徭乱弧菌(1883〕等。③在理论上,科赫于1884年提出了科赫法 则(Koch’ s postulates),其主要内容为:病原微生物总是在患传染病的动物中发现而不存在于 健康个体中;这一微生物可以离开动物体,并被培养为纯种培养物;这种纯培养物接种到敏 感动物体后,应当出现特有的病症;该微生物可以从患病的实验动物中重新分离出来,并可 在实验室中再次培养,此后它仍然应该与原始病原微生物相同 继巴斯德与科赫的研究工作后,就出现了其成果的横向扩散,结果,一系列微生物学的 分支学科就相继创立了。例如细菌学(巴斯德,科赫等),消毒外科术(J. Lister),免寢学 〔巴斯德, L. I. MeyHMKOB(梅契尼科夫), von Behring,P. Ehrlich等〕,土壤微生物学 〔C.H. BuHorpaI cKIn(维诺格拉德斯基),MW. Beijerinck等〕,病毒学〔 M. lBaHOBCK:n(伊 凡诺夫斯基),M.w. Beijerinck等〕,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 De Bary,M, J. Berkeley等),酿造 学(E.C, Hensen,A, Jorgensen等),以及化学治疗法( P. Ehrlich等),等等 4.发展期1897年德国人E, Buchner用无细胞酵母菌压榨汁中的“酒化酶”( zymase)对 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成功,从而开创了微生物生化研充的新时代。此后,微生物生理、代谢 研究就蓬勃开展了起来。 在发展期中,微生物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进入了微生物生化水平的研究。如果说上一时期的一些微生物学家主要是以寻找人 和动物的致病菌为目标的“微生物猎人”的话,则这一时期就以研究微生物对维生素需要、酶 的特性、寻找和研究抗生素以及逐步深入到以研究它们的遗传变异和基因为主的新阶段。因 此,微生物学家就从“微生物猎人”而发展为“维生素猎人”、“酶猎人”、“抗生素猎人”和 基因猎人”了 (2)应用微生物的分支学科更为扩大,出现了抗生紊等新学科。 (3)开始出现微生物学史上的第二个“淘金热”一寻找各种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热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