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解一些传统生活方面的知识。 1.3调查点的历史文化 生活知识是一个无底洞,调查人不可能通过书本学习掌握所有的知识。就具体的某 次调查来说,调查人只需要对调查点的情况做更具体的了解,特别是它的历史文化风俗等方 面。上一小节已有说明 调查点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研究该方言的产生、演变和消亡的过程。比如大多 数方言岛的形成一般跟某一时期的驻军或移民有关,另一些方言岛(特别是城市方言岛)可 能跟该地区的交通、商业等因素相关联,了解该方言岛的历史、地理、交通、人口以及发展 历史,才能更好地进行方言调查,并对其分布和语言面貌做充分的解释 另外,了解历史情况对选择发音人来说也是必需的。中国的大城市多数是近现代一百 五十年左右迅速发展起来的,近十年来,各大城市和小城镇的面积也急剧扩大,移民现象和 农村变城市的现象十分突出。1840年以前,上海的旧城区只有今城隍庙附近一小块地方 旧城内的口音与城外(在20世纪初已划归市区)的徐汇、虹口一带均有所不同(许宝华 陶寰1997:),截止1988年,市辖十区十县,市区方言的通行范围也大致如此(参见许宝华、 汤珍珠主编1988)。1990年以后,原属市郊农村地区的宝山(原宝山县,后与吴淞区合并)、 嘉定(原嘉定县)、莘庄(原上海县,今并入闽行区)、浦东(原川沙县)、松江(原松江县)、 金山(原金山县)、青浦(原青浦县)等十年之内都划入了市区,可是生活在那里的人口音 变化却没有那么快。这样我们在选择调查人时,就必须考虑到行政区划的变迁带来的混乱。 1.4调查点周围的方言情况 如果一个方言点已经有若干调查成果,调查人当然需要对前人的成果有所了解,但不少 方言点并没有调查的记录,要想在调查之前做到准备充分,我们可以先了解邻近方言的情况 方言在地理上呈现出渐变的状态,相邻的方言由于彼此接触的机会较多,相互之间总会互相 影响,因而面貌较为接近。另外,相邻地区的风俗习惯、日用器具等等也有较多的共同点, 这些共同点同样会反映在语言系统之中。了解周围方言,能够让我们明确目标,节省调查时 间,同时也能避免错误 许多方言处在几种不同方言的交界区,本身可能同时拥有几种方言的特征,了解周边方 言有助于我们研究它的产生和演变的过程。对方言岛的调查就更需要我们了解它周边的方 言,否则无法对它的演变做出正确的解释。 调查对象的选取 方言调查的对象指调查点和发音合作人,后者也简称发音人 2.1调查点的选取 过去方言调查习惯上把城市或者在城镇作为调查点,一般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驻地。 城市调查的有利之处是交通和食宿方便,有利于调查人开展工作。这样选择在语言学上的理 由是,城市或城镇是某一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它的方言是当地的权威方言,对周围有 辐射作用。可是这个理由并不充分,因为从理论上讲,每一个语言系统在语言学上的价值应 该是平等的,城市方言的代表性并不比农村地区方言的代表性更强。相反,由于城市人员流 动大、受教育程度高,他们的方言容易受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影响,因而显得更不“纯正”, 方言学界有不少人把城市方言看作一种“准方言岛”或“广义的方言岛”(游汝杰2000:63)。 目前城市方言调查已经没有太多的空白,所以,在开展城市方言调查(目的上有所调整,已4 解一些传统生活方面的知识。 1.3 调查点的历史文化 生活知识是一个无底洞,调查人不可能通过书本学习掌握所有的知识。就具体的某一 次调查来说,调查人只需要对调查点的情况做更具体的了解,特别是它的历史文化风俗等方 面。上一小节已有说明。 调查点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研究该方言的产生、演变和消亡的过程。比如大多 数方言岛的形成一般跟某一时期的驻军或移民有关,另一些方言岛(特别是城市方言岛)可 能跟该地区的交通、商业等因素相关联,了解该方言岛的历史、地理、交通、人口以及发展 历史,才能更好地进行方言调查,并对其分布和语言面貌做充分的解释。 另外,了解历史情况对选择发音人来说也是必需的。中国的大城市多数是近现代一百 五十年左右迅速发展起来的,近十年来,各大城市和小城镇的面积也急剧扩大,移民现象和 农村变城市的现象十分突出。1840 年以前,上海的旧城区只有今城隍庙附近一小块地方, 旧城内的口音与城外(在 20 世纪初已划归市区)的徐汇、虹口一带均有所不同(许宝华、 陶寰 1997:),截止 1988 年,市辖十区十县,市区方言的通行范围也大致如此(参见许宝华、 汤珍珠主编 1988)。1990 年以后,原属市郊农村地区的宝山(原宝山县,后与吴淞区合并)、 嘉定(原嘉定县)、莘庄(原上海县,今并入闽行区)、浦东(原川沙县)、松江(原松江县)、 金山(原金山县)、青浦(原青浦县)等十年之内都划入了市区,可是生活在那里的人口音 变化却没有那么快。这样我们在选择调查人时,就必须考虑到行政区划的变迁带来的混乱。 1.4 调查点周围的方言情况 如果一个方言点已经有若干调查成果,调查人当然需要对前人的成果有所了解,但不少 方言点并没有调查的记录,要想在调查之前做到准备充分,我们可以先了解邻近方言的情况。 方言在地理上呈现出渐变的状态,相邻的方言由于彼此接触的机会较多,相互之间总会互相 影响,因而面貌较为接近。另外,相邻地区的风俗习惯、日用器具等等也有较多的共同点, 这些共同点同样会反映在语言系统之中。了解周围方言,能够让我们明确目标,节省调查时 间,同时也能避免错误。 许多方言处在几种不同方言的交界区,本身可能同时拥有几种方言的特征,了解周边方 言有助于我们研究它的产生和演变的过程。对方言岛的调查就更需要我们了解它周边的方 言,否则无法对它的演变做出正确的解释。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方言调查的对象指调查点和发音合作人,后者也简称发音人。 2.1 调查点的选取 过去方言调查习惯上把城市或者在城镇作为调查点,一般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驻地。 城市调查的有利之处是交通和食宿方便,有利于调查人开展工作。这样选择在语言学上的理 由是,城市或城镇是某一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它的方言是当地的权威方言,对周围有 辐射作用。可是这个理由并不充分,因为从理论上讲,每一个语言系统在语言学上的价值应 该是平等的,城市方言的代表性并不比农村地区方言的代表性更强。相反,由于城市人员流 动大、受教育程度高,他们的方言容易受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影响,因而显得更不“纯正”, 方言学界有不少人把城市方言看作一种“准方言岛”或“广义的方言岛”(游汝杰 2000:63)。 目前城市方言调查已经没有太多的空白,所以,在开展城市方言调查(目的上有所调整,已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