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谷盗类、郭公虫、长足虻、阎甲类等捕食者都是在小蠹聚集外激素的吸引而聚集到受小蠢为害的 树木上取食 2.发现被食者 在伏击型或纯猎食型的捕食者中,视觉在捕食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如螳螂、半翅目中刺益蝽、仰游蝽、刺黄蝇、食虫虻、虎甲、龙虱和蜘蛛等,这些捕食昆虫在捕 食时视觉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许多捕食昆虫(如兵蚁)它们是瞎子,还有许多捕食者虽然它们的视觉很发达,但在捕食时似乎 不起什么作用。这类捕食昆虫大多数是靠触角捕食。 某些瓢虫幼虫用前足来发现被食者,而它们的成虫是用触角来发现被食者 长蝽、猎蝽及一些瓢虫成虫在被食者距它们前足只有几毫米时才能看见 ■随着年龄和体型不同,食蚜捕食者的幼虫在搜索食物时所活动的范围不同。即使是在一龄内,其 捕食运动速度及捕食效率也随日期的延长而变动。 3.对猎物的取食 捕食者在捕食猎物时常受捕食者年龄和猎物体型大小的影响。如盔唇瓢虫的一龄幼虫只能 取食一些刚固定的蚧壳虫若虫,但不能取食较大的蚧壳虫。当瓢虫和蚜虫体型大小相同时,蚜虫可 分泌出一种蜡来摆脱瓢虫的捕食,当瓢虫被蚜虫缠住时蚜虫就可逃之天天了 猎物表皮的组成成分,对捕食者的取食有一定的影响。如人工饲料的蚜虫表皮内含有一些化 学物质它能诱使食蚜性瓢虫和草蛉来取食 4.对食物的适合性 被食者的体内的组织成分决定了捕食者是否取食。 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利用 目前国外已商品化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有植绥螨、花蝽、瓢虫、草蛉和瘿蚊等5类共计23种。国 内主要有瓢虫、草蛉和捕食螨。 瓢虫的繁殖和利用 、瓢虫的食性 瓢虫科全世界有5000种,我国报道的326种,其中植食性71种,菌食性11种,其他均 属捕食性的。它们多属于寡食性昆虫,主要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和叶螨,有的还捕食鳞翅目昆 虫的卵和低龄幼虫。 瓢虫亚科:除食菌瓢虫,其余全以蚜虫为食 红瓢虫亚科:主要捕食吹绵蚧、绵蚧 盔唇瓢虫亚科:以盾蚧及蜡蚧为食 隐胫瓢虫亚科:主要捕食蚜虫及介壳虫 四节瓢虫亚科:捕食桑虱卵 小毛瓢虫亚科、小艳瓢虫亚科ε捕食蚜、蚧、叶螨等 我国研究利用较多有澳洲瓢虫、孟氏隐唇瓢虫(二者是天敌引进成功的实例)、七星瓢虫、异色瓢虫、 龟纹瓢虫、多异瓢虫等 二、异色瓢虫的繁殖和利用 异色瓢虫起源于亚洲(主要中国),现已被成功引入北美和欧洲。分布广泛,成、幼虫均能大量 捕食多种蚧虫和蚜虫 形态:鞘翅基色有浅色型和深色型之分,斑纹变化极多。异色瓢虫是色型变化最多的瓢虫之一,单 是鞘翅上目前已知有一百多种变化。 生物学特性 年发生2~5代,因地区而异。黑龙江2代,辽宁3代,山东4代,河南、陕西5代。各代因发■谷盗类、郭公虫、长足虻、阎甲类等捕食者都是在小蠹聚集外激素的吸引而聚集到受小蠢为害的 树木上取食。 2. 发现被食者 在伏击型或纯猎食型的捕食者中,视觉在捕食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如螳螂、半翅目中刺益蝽、仰游蝽、刺黄蝇、食虫虻、虎甲、龙虱和蜘蛛等,这些捕食昆虫在捕 食时视觉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许多捕食昆虫(如兵蚁)它们是瞎子,还有许多捕食者虽然它们的视觉很发达,但在捕食时似乎 不起什么作用。这类捕食昆虫大多数是靠触角捕食。 ■某些瓢虫幼虫用前足来发现被食者,而它们的成虫是用触角来发现被食者。 ■长蝽、猎蝽及一些瓢虫成虫在被食者距它们前足只有几毫米时才能看见。 ■随着年龄和体型不同,食蚜捕食者的幼虫在搜索食物时所活动的范围不同。即使是在一龄内,其 捕食运动速度及捕食效率也随日期的延长而变动。 3. 对猎物的取食 捕食者在捕食猎物时常受捕食者年龄和猎物体型大小的影响。如盔唇瓢虫的一龄幼虫只能 取食一些刚固定的蚧壳虫若虫,但不能取食较大的蚧壳虫。当瓢虫和蚜虫体型大小相同时,蚜虫可 分泌出一种蜡来摆脱瓢虫的捕食,当瓢虫被蚜虫缠住时蚜虫就可逃之天天了。 猎物表皮的组成成分,对捕食者的取食有一定的影响。如人工饲料的蚜虫表皮内含有一些化 学物质它能诱使食蚜性瓢虫和草蛉来取食。 4. 对食物的适合性 被食者的体内的组织成分决定了捕食者是否取食。 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利用 目前国外已商品化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有植绥螨、花蝽、瓢虫、草蛉和癭蚊等 5 类共计 23 种。国 内主要有瓢虫、草蛉和捕食螨。 瓢虫的繁殖和利用 一、瓢虫的食性 瓢虫科全世界有 5000 种,我国报道的 326 种,其中植食性 71 种,菌食性 11 种,其他均 属捕食性的。它们多属于寡食性昆虫,主要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和叶螨,有的还捕食鳞翅目昆 虫的卵和低龄幼虫。 瓢虫亚科:除食菌瓢虫,其余全以蚜虫为食 红瓢虫亚科:主要捕食吹绵蚧、绵蚧 盔唇瓢虫亚科:以盾蚧及蜡蚧为食 隐胫瓢虫亚科:主要捕食蚜虫及介壳虫 四节瓢虫亚科:捕食桑虱卵 小毛瓢虫亚科、小艳瓢虫亚科:捕食蚜、蚧、叶螨等 我国研究利用较多有澳洲瓢虫、孟氏隐唇瓢虫(二者是天敌引进成功的实例)、七星瓢虫、异色瓢虫、 龟纹瓢虫、多异瓢虫等 二、异色瓢虫的繁殖和利用 异色瓢虫起源于亚洲(主要中国),现已被成功引入北美和欧洲。分布广泛,成、幼虫均能大量 捕食多种蚧虫和蚜虫。 形态:鞘翅基色有浅色型和深色型之分,斑纹变化极多。异色瓢虫是色型变化最多的瓢虫之一,单 是鞘翅上目前已知有一百多种变化 。 生物学特性 ■一年发生 2~5 代,因地区而异。黑龙江 2 代,辽宁 3 代,山东 4 代,河南、陕西 5 代。各代因发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