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此结论在说明一些周期函数的性质时很有用(如谢惠民P155第13题) 结论29feC(0,+m)有界→M,3xm→+,imfQ+x)-fxn)=0(教材P111 证明思路反证。由恒大于正数(成小于负数)推出无牙 结论30f∈C(),f0cI或1cf0)→f(x)存在不动点(谢惠民P132、P148) 证明思路构造f(x)-x,考虑定义域/值域的端点处 三、导数 定义1导数定义、左右导数、区间可导(教材P125)、光滑函数(讲义15) 补充可导必连续,连续未必可导(存在连续处处不可导的连续函数),此结论亦可推出微 分中的无穷小增量公式(谢惠民P159、P161) *导数是美商的极限(在分段承数表示时有时只能利用定义) 导数最常用的几何观点:切线斜率, 一阶导数是最准确的线性逼近(谢惠民P160) *可导是 点处的 念(仅一点可导:黎曼函数乘x) *函数的左右导数具有保号性(本质是极限保号性)(谢惠民P186) 结论1奇函数导函数为偶,偶函数导函数为奇(若0点存在则必为0) 证明思路由定义推得成立 此结论可通过归纳推论出n阶导数的情况,也可说明泰勒公式中只含奇/偶项 结论2 的链式法则(教材P131 证明思路利用定义构造函数说明或利用无穷小增量公式 *链式法则亦可推广到阶情况(讲义16,实际应用很少) *求导还有一些基础结论,如四则运算与导数混合、初等函数导数、反函数求导法则 注意反函数求导法刚使用时自变量的不同 结论3莱布尼茨公式(教材P141 证明思路利用乘积求导公式归纳 结论4)={8产之0则在0处任意阶左号数为0 证明思路说明指数收敛速度高于任意阶多项式后归纳得结论 此函数为任意阶可导但非实解析函数的典型案例(讲义24),其泰勒多项式恒为0 结论5n为奇数时arctan(例(0)=(-1)号(n-1)!(n为偶数是0可由奇偶性推知) 证明思路y=arctan'(x)=中,可利用(1+x2)y=0使用莱布尼茨公式递推,或 分解为y=(-)直接计算n阶导数 第二种思路的合理性需要由复变函数论说明。因此暂不适合写过程 *事实上,第一种解法更为本质也更为常用(谢惠民P168例题、P176前三道练习题) 注意拆项法的使用 关干这个函数的n阶导数有不少可通讨归纳得出的结论(教材P143第4、5题) 结论6隐函数与参数方程的求导法则(谢惠民P171、P174) 证明思路利用反函数求导法则与链式法则 微分学中值定理(范围:有界闭区间连续、有界开区间可导的函数】 *此结论在说明一些周期函数的性质时很有用(如谢惠民 P155 第 13 题) 结论 29 f ∈ 𝐶(0, +∞)有界 ⇒ ∀λ, ∃𝑥𝑛 → +∞, lim 𝑛→+∞ (𝑓(λ + 𝑥𝑛 ) − 𝑓(𝑥𝑛 )) = 0(教材 P111) 证明思路 反证,由恒大于正数(或小于负数)推出无界 结论 30 𝑓 ∈ 𝐶(𝐼), 𝑓(𝐼) ⊂ 𝐼或𝐼 ⊂ 𝑓(𝐼) ⇒ 𝑓(𝑥)存在不动点(谢惠民 P132、P148) 证明思路 构造𝑓(𝑥) − 𝑥,考虑定义域/值域的端点处 三、导数 定义 1 导数定义、左右导数、区间可导(教材 P125)、光滑函数(讲义 15) 补充 可导必连续,连续未必可导(存在连续处处不可导的连续函数),此结论亦可推出微 分中的无穷小增量公式(谢惠民 P159、P161) *导数是差商的极限(在分段函数表示时有时只能利用定义) *导数最常用的几何观点:切线斜率,一阶导数是最准确的线性逼近(谢惠民 P160) *可导是一点处的概念(仅一点可导:黎曼函数乘𝑥) *函数的左右导数具有保号性(本质是极限保号性)(谢惠民 P186) 结论 1 奇函数导函数为偶,偶函数导函数为奇(若 0 点存在则必为 0) 证明思路 由定义推得成立 *此结论可通过归纳推论出𝑛阶导数的情况,也可说明泰勒公式中只含奇/偶项 结论 2 求导的链式法则(教材 P131) 证明思路 利用定义构造函数说明或利用无穷小增量公式 *链式法则亦可推广到𝑛阶情况(讲义 16,实际应用很少) *求导还有一些基础结论,如四则运算与导数混合、初等函数导数、反函数求导法则 *注意反函数求导法则使用时自变量的不同 结论 3 莱布尼茨公式(教材 P141) 证明思路 利用乘积求导公式归纳 结论 4 f(𝑥) = {𝑒 − 1 𝑥2 𝑥 > 0 0 𝑥 = 0 ,则𝑓在 0 处任意阶左导数为 0 证明思路 说明指数收敛速度高于任意阶多项式后归纳得结论 *此函数为任意阶可导但非实解析函数的典型案例(讲义 24),其泰勒多项式恒为 0 结论 5 𝑛为奇数时𝑎𝑟𝑐𝑡𝑎𝑛 (𝑛) (0) = (−1) 𝑛−1 2 (𝑛 − 1)!(𝑛为偶数是 0 可由奇偶性推知) 证明思路 𝑦′ = 𝑎𝑟𝑐𝑡𝑎𝑛’(𝑥) = 1 1+𝑥 2,可利用(1 + 𝑥 2 )𝑦’ = 0使用莱布尼茨公式递推,或 分解为𝑦’ = 1 2𝑖 ( 1 𝑥−𝑖 − 1 𝑥+𝑖 )直接计算𝑛阶导数 *第二种思路的合理性需要由复变函数论说明,因此暂不适合写过程 *事实上,第一种解法更为本质也更为常用(谢惠民 P168 例题、P176 前三道练习题) *注意拆项法的使用 *关于这个函数的𝑛阶导数有不少可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教材 P143 第 4、5 题) 结论 6 隐函数与参数方程的求导法则(谢惠民 P171、P174) 证明思路 利用反函数求导法则与链式法则 微分学中值定理(范围:有界闭区间连续、有界开区间可导的函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