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辽宁省大连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试题 语文 第I卷阅读题(70分) 甲必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听觉叙事初探(节选) 傅修延 文学研究领域的“听觉转向”,表现为涉及听觉感知的学术成果不断增多,“听 觉叙事”这一概念逐步为人接受,对其内涵的认同渐趋一致。国外这方面的开拓 之作,应属加拿大的梅尔巴·卡迪-基恩2005年的论文《现代主义音景与智性的 聆听:听觉感知的叙事研究》,该文将声学概念与叙事理论相结合,对伍尔芙小 说中的听觉叙事作了富有启迪性的研究,指出“耳朵可能比眼睛提供更具包容性 的对世界的认识,但感知的却是同一个现实。具有不同感觉的优越性在于,他们 可以互相帮助。”以上简略勾勒显示:开展对听觉叙事的专门研究,既是对视听 失衡现状的一种理论反拨,也是人文学科“听觉转向”的逻辑必然,一个前景广 阔的的领域正向研究者发出强有力的召唤。 听觉叙事的研究意义不只体现于视听文化激荡之际闻鸡起舞,更为重要的是响应 文学内部因听觉缺位而郁积的理论诉求。众所周知,当一种感官被过度强化,其 他感官便会受到影响,在当前这个“眼睛”全面压倒“耳朵”的时代,人们的听 觉已在一定意义上为视觉所取代。迄今为止的中西文论均有过度倚重视觉之嫌, 当前使用频率较髙的一些文论术语,如“视角”“观察”“聚焦”“焦点”之 类,全都在强调眼睛的作用,似乎视觉信号的传递可以代替一切,很少有人想到 自己同时也在用耳朵和其他感官接受信息。我曾多次提到,“视角”之类概念对 天生的盲人来说毫无意义,他们因失明而变得灵敏的耳朵也无法“聚焦”。眼睛 在五官接受中的中心地位,导致研究者的表达方式出现向视觉的严重偏斜。前些 年有人批评国内文论在外界压迫下的“失语”表现,其实“失聪”更是中西文论 的一大通弊。 “失聪”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深层原因为人们忘记了文学最初是一种诉诸听觉 的艺术,听觉叙事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通过阐扬听觉在文学中的价值,达到针 砭文学研究“失聪”这一痼疾的目的。在蒲松龄《聊斋志异·口技》故事的结尾, 人们发现听到的事件原来只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之中,但这也揭示了“听”是一种 更具艺术潜质的感知方——听觉不像视觉那样能够“直击”对象,所获得的信息 量与视觉也无法相比,但正是这种“间接”与“不足”,给人们的想象提供了更 多的空间。麦克卢汉用“热”和“冷”来形容媒介提供信息的多寡:“热媒介” 要求的参与度(或译为“卷入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度高;听觉与 视觉相比要“冷”得多,参与者的想象投入(卷入程度)也要髙得多,因此必然 是更“酷”(cool)的 听觉不但比视觉更“酷”,其发生也较视觉为早。人在母腹中便能响应母亲的呼 唤,这时专司听觉的耳朵尚未充分发育,孕育中的小生命是用整个身体来感受体 外的刺激,而眼睛在这种状态下全无用武之地。听觉的原始性质决定了人对声音 的反应更为本能,T.S.艾略特将艺术范畴的听觉反应称为“听觉想象力”,他说 这种想象力能“深入最原始、最彻底遗忘的底层”,唤起与原始感觉有千丝万缕 联系的想象与感动;与此异曲同工的是叶芝说过的一句话一“我一生都用来把诗 歌中为视觉而写的语句清除τ净”。《红楼梦》第40回林黛玉说李商隐诗中她 只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此语应视为曹雪芹本人的夫子自道,因为小说有太辽宁省大连 2014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试题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70 分) 甲 必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听觉叙事初探(节选) 傅修延 文学研究领域的“听觉转向”,表现为涉及听觉感知的学术成果不断增多,“听 觉叙事”这一概念逐步为人接受,对其内涵的认同渐趋一致。国外这方面的开拓 之作,应属加拿大的梅尔巴•卡迪-基恩 2005 年的论文《现代主义音景与智性的 聆听:听觉感知的叙事研究》,该文将声学概念与叙事理论相结合,对伍尔芙小 说中的听觉叙事作了富有启迪性的研究,指出“耳朵可能比眼睛提供更具包容性 的对世界的认识,但感知的却是同一个现实。具有不同感觉的优越性在于,他们 可以互相帮助。”以上简略勾勒显示:开展对听觉叙事的专门研究,既是对视听 失衡现状的一种理论反拨,也是人文学科“听觉转向”的逻辑必然,一个前景广 阔的的领域正向研究者发出强有力的召唤。 听觉叙事的研究意义不只体现于视听文化激荡之际闻鸡起舞,更为重要的是响应 文学内部因听觉缺位而郁积的理论诉求。众所周知,当一种感官被过度强化,其 他感官便会受到影响,在当前这个“眼睛”全面压倒“耳朵”的时代,人们的听 觉已在一定意义上为视觉所取代。迄今为止的中西文论均有过度倚重视觉之嫌, 当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文论术语,如“视角”“观察”“聚焦”“焦点”之 类,全都在强调眼睛的作用,似乎视觉信号的传递可以代替一切,很少有人想到 自己同时也在用耳朵和其他感官接受信息。我曾多次提到,“视角”之类概念对 天生的盲人来说毫无意义,他们因失明而变得灵敏的耳朵也无法“聚焦”。眼睛 在五官接受中的中心地位,导致研究者的表达方式出现向视觉的严重偏斜。前些 年有人批评国内文论在外界压迫下的“失语”表现,其实“失聪”更是中西文论 的一大通弊。 “失聪”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深层原因为人们忘记了文学最初是一种诉诸听觉 的艺术,听觉叙事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通过阐扬听觉在文学中的价值,达到针 砭文学研究“失聪”这一痼疾的目的。在蒲松龄《聊斋志异•口技》故事的结尾, 人们发现听到的事件原来只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之中,但这也揭示了“听”是一种 更具艺术潜质的感知方──听觉不像视觉那样能够“直击”对象,所获得的信息 量与视觉也无法相比,但正是这种“间接”与“不足”,给人们的想象提供了更 多的空间。麦克卢汉用“热”和“冷”来形容媒介提供信息的多寡:“热媒介” 要求的参与度(或译为“卷入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度高;听觉与 视觉相比要“冷”得多,参与者的想象投入(卷入程度)也要高得多,因此必然 是更“酷”(cool)的。 听觉不但比视觉更“酷”,其发生也较视觉为早。人在母腹中便能响应母亲的呼 唤,这时专司听觉的耳朵尚未充分发育,孕育中的小生命是用整个身体来感受体 外的刺激,而眼睛在这种状态下全无用武之地。听觉的原始性质决定了人对声音 的反应更为本能,T.S.艾略特将艺术范畴的听觉反应称为“听觉想象力”,他说 这种想象力能“深入最原始、最彻底遗忘的底层”,唤起与原始感觉有千丝万缕 联系的想象与感动;与此异曲同工的是叶芝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生都用来把诗 歌中为视觉而写的语句清除干净”。《红楼梦》第 40 回林黛玉说李商隐诗中她 只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此语应视为曹雪芹本人的夫子自道,因为小说有太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