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93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6卷 我国己经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能 石墨烯,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比 耗要降40%~45%;在“十二五”期间,要在目前的 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表征石墨烯的物理结构及形 基础上进一步降16%~17%的单位GDP能耗,困难 貌,并采用循环伏安、充放电、线形极化曲线等电化 和压力可想而知.因此,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新能源 学测试手段系统研究其超级电容性能. 的利用率以及开发新型清洁、高效的储能装置的研 究已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山 1 实验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又被称 1.1石墨烯的制备 为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利用电极/电解液界面上的 首先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将 双电层或快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能量的 2g鳞片石墨和1g硝酸钠加到58mL质量分数为 高效转换和储存回,它比传统电容器具有更高的能 98%的硫酸中,在冰浴条件下磁力搅拌30min,加入 量密度和比电容,其功率密度也远高于普通电池,因 6g高锰酸钾反应2h,然后将烧杯移到45℃的恒温 而填补了传统电池和电容器之间的空白,具有比能 水浴锅中反应30min,再在95℃恒温水浴锅中反应 量和比功率高、循环寿命长、使用安全性高、无记忆 12h,之后加入25mL的双氧水,再用盐酸溶液洗涤, 效应、充放电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维护成本低等 水洗至中性,离心,干燥,便可得到氧化石墨;然后称 突出优点,使其广泛地应用于电脑、工业领域、电力 取0.25g氧化石墨放入到200mL的去离子水中,超 系统、航天航空等领域B,与其他电池联用囚,也 声振荡6h得到氧化石墨烯(G0)溶液:最后,在氧 被认为是目前最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的主要供能 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5mL水合肼,90℃中反应 器件.虽然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然而其 90min,再抽滤、洗涤10次,于空气中自然晾干,便 能量密度与电池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高性能电 可得到所需的石墨烯样品. 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的关键部分,决定着他的电容 1.2电极的制备 性能,因此开发出具有高比能量和比功率的电极材 将石墨烯、导电碳粉SP与黏接剂PT℉E按75: 料成为研究的热点. 20: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调成浆料,然后用涂膜器将 目前,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主要有炭材料、过 浆料均匀涂覆在泡沫镍集流体上,接着放在真空干 渡金属氧化物及导电聚合物材料三种可,其中炭材 燥箱中60℃真空干燥8h,然后压制,切片,制成待 料由于具有发达的孔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稳定的 研究电极. 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低廉的成本等特点®-,成为 1.3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目前为止超级电容器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2004 用德国产D8-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 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首次 粉末进行物相分析,以CuK。靶作为辐射源,管电压 报道了由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成二维蜂窝状晶格结 40kV,扫描范围20为10°~90°,扫描步长6°· 构的一种新型炭材料一石墨烯@.作为新型电 min1;分别采用日本电子JSM-7001F型热场发射 极材料,石墨烯具有高比表面积、高体征迁移率、良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日本电子JSM-7000型透射电子 好的热和电传导性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因而成 显微镜对样品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日本BEL- 为一种很有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m.但是, SORP-MiiⅡ型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对样品进行 不同的制备方法会导致石墨烯具有不同的性质回: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 且需要指出的是,以往相关的研究更关注的是其结 1.4超级电容性能测试 构和潜在功能性,对材料性能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 充放电曲线测试在新威10V、100mA测试仪上 强,特别是其超级电容性能方面仍需做大量的探索 进行: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图测试在 工作 RST5000电化学工作站上完成.其中:电解液为1 基于此,寻求易操作的新型方法,制备较大量具 molL-1的Na,S0,辅助电极为活性炭电极,参比电 有形貌可控、结构稳定的石墨烯,仍然是科学家系统 极为Ag/AgCl电极. 研究这种新型碳基材料的物化和电化学性质及其应 用的基础3-均.但是,当前对于高质量石墨烯的大 2结果与讨论 规模制备方法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的研究相对较 2.1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少.本研究采用了易高产量、易实现工业放大、 图1为鳞片石墨、氧化石墨和石墨烯样品的X 操作简单且环境友好的改性化学氧化还原法来制备 射线衍射图谱.从图1可以看出,鳞片石墨在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6 卷 我国已经向世界承诺,到 2020 年单位 GDP 能 耗要降 40% ~ 45% ; 在“十二五”期间,要在目前的 基础上进一步降 16% ~ 17% 的单位 GDP 能耗,困难 和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新能源 的利用率以及开发新型清洁、高效的储能装置的研 究已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1].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又被称 为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利用电极/电解液界面上的 双电层或快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能量的 高效转换和储存[2],它比传统电容器具有更高的能 量密度和比电容,其功率密度也远高于普通电池,因 而填补了传统电池和电容器之间的空白,具有比能 量和比功率高、循环寿命长、使用安全性高、无记忆 效应、充放电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维护成本低等 突出优点,使其广泛地应用于电脑、工业领域、电力 系统、航天航空等领域[3 - 4],与其他电池联用[5],也 被认为是目前最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的主要供能 器件[6]. 虽然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然而其 能量密度与电池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高性能电 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的关键部分,决定着他的电容 性能,因此开发出具有高比能量和比功率的电极材 料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主要有炭材料、过 渡金属氧化物及导电聚合物材料三种[7],其中炭材 料由于具有发达的孔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稳定的 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低廉的成本等特点[8 - 9],成为 目前为止超级电容器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 2004 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首次 报道了由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成二维蜂窝状晶格结 构的一种新型炭材料———石墨烯[10]. 作为新型电 极材料,石墨烯具有高比表面积、高体征迁移率、良 好的热和电传导性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因而成 为一种很有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11]. 但是, 不同的制备方法会导致石墨烯具有不同的性质[12]; 且需要指出的是,以往相关的研究更关注的是其结 构和潜在功能性,对材料性能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 强,特别是其超级电容性能方面仍需做大量的探索 工作. 基于此,寻求易操作的新型方法,制备较大量具 有形貌可控、结构稳定的石墨烯,仍然是科学家系统 研究这种新型碳基材料的物化和电化学性质及其应 用的基础[13 - 15]. 但是,当前对于高质量石墨烯的大 规模制备方法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的研究相对较 少[16]. 本研究采用了易高产量、易实现工业放大、 操作简单且环境友好的改性化学氧化还原法来制备 石墨烯,通过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比 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表征石墨烯的物理结构及形 貌,并采用循环伏安、充放电、线形极化曲线等电化 学测试手段系统研究其超级电容性能. 1 实验 1. 1 石墨烯的制备 首先采用改进的 Hummer's 法制备氧化石墨: 将 2 g 鳞片石墨和 1 g 硝酸钠加到 58 mL 质量分数为 98% 的硫酸中,在冰浴条件下磁力搅拌 30 min,加入 6 g 高锰酸钾反应 2 h,然后将烧杯移到 45 ℃ 的恒温 水浴锅中反应 30 min,再在 95 ℃ 恒温水浴锅中反应 12 h,之后加入 25 mL 的双氧水,再用盐酸溶液洗涤, 水洗至中性,离心,干燥,便可得到氧化石墨; 然后称 取 0. 25 g 氧化石墨放入到 200 mL 的去离子水中,超 声振荡 6 h 得到氧化石墨烯( GO) 溶液; 最后,在氧 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 5 mL 水合肼,90 ℃ 中反应 90 min,再抽滤、洗涤 10 次,于空气中自然晾干,便 可得到所需的石墨烯样品. 1. 2 电极的制备 将石墨烯、导电碳粉 SP 与黏接剂 PTFE 按 75∶ 20∶ 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调成浆料,然后用涂膜器将 浆料均匀涂覆在泡沫镍集流体上,接着放在真空干 燥箱中 60 ℃真空干燥 8 h,然后压制,切片,制成待 研究电极. 1. 3 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用德国产 D8--advance 型 X 射线衍射仪对样品 粉末进行物相分析,以 Cu Kα靶作为辐射源,管电压 40 kV,扫 描 范 围 2θ 为 10° ~ 90°,扫 描 步 长 6°· min - 1 ; 分别采用日本电子 JSM--7001F 型热场发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日本电子 JSM--7000 型透射电子 显微镜对样品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 采用日本 BEL￾SORP--Mini II 型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对样品进行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 1. 4 超级电容性能测试 充放电曲线测试在新威 10 V、100 mA 测试仪上 进 行; 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图测试在 RST5000 电化学工作站上完成. 其中: 电解液为 1 mol·L - 1的 Na2 SO4,辅助电极为活性炭电极,参比电 极为 Ag /AgCl 电极. 2 结果与讨论 2. 1 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图 1 为鳞片石墨、氧化石墨和石墨烯样品的 X 射 线 衍 射 图 谱. 从 图 1 可 以 看 出,鳞 片 石 墨 在 · 239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