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这些批评显示出儒墨社会背景不同。在孔子以前,早已有些饱学深思的人放弃 了对天帝鬼神的信仰。下层阶级的人,对于天鬼的怀疑、通常是发生得迟缓一些。 墨子所持的是下层阶级的观点。他反对儒家的第一点。意义就在此。第二、第三点 ,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至于第四点。则是不相干的,因为儒家虽然常常讲到 命”,所指的并不是墨子攻击的那种前定的命。前一章已经指出过这一点,就是 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 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 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 无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 兼爱 儒家的中心观念仁、义,墨子并没有批评;在《墨子》一书中,他倒是常讲到 仁、义,常讲仁人、义人。不过他用这些名词所指的,与儒家所指的,还是有些不 同。照墨子的意思,仁、义是指兼爱,仁人、义人就是实行这种兼爱的人。兼爱是 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出于游侠,兼爱正是游侠职业道德的逻辑的延伸。这种 道德,就是,在他们的团体内“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这是后来的侠客常常说的 话)。以这种团体的概念为基础,墨子极力扩大它,方法是宣扬兼爱学说,即天下 的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墨子》中有三篇专讲兼爱。墨这些批评显示出儒墨社会背景不同。在孔子以前,早已有些饱学深思的人放弃 了对天帝鬼神的信仰。下层阶级的人,对于天鬼的怀疑、通常是发生得迟缓一些。 墨子所持的是下层阶级的观点。他反对儒家的第一点。意义就在此。第二、第三点 ,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至于第四点。则是不相干的,因为儒家虽然常常讲到 “命”,所指的并不是墨子攻击的那种前定的命。前一章已经指出过这一点,就是 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 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 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 、无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 兼爱 儒家的中心观念仁、义,墨子并没有批评;在《墨子》一书中,他倒是常讲到 仁、义,常讲仁人、义人。不过他用这些名词所指的,与儒家所指的,还是有些不 同。照墨子的意思,仁、义是指兼爱,仁人、义人就是实行这种兼爱的人。兼爱是 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出于游侠,兼爱正是游侠职业道德的逻辑的延伸。这种 道德,就是,在他们的团体内“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这是后来的侠客常常说的 话)。以这种团体的概念为基础,墨子极力扩大它,方法是宣扬兼爱学说,即天下 的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墨子》中有三篇专讲兼爱。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