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因此,若能验证股票市场上涨跌幅限制能引发磁吸效应,则可以认为两种价格稳定机制 均具有磁吸效应。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从金融高频数据的角度来研究价格稳定机制的磁吸效应,通 过loεit模型可以有效确定涨跌幅限制是否会引发磁吸效应,及触发磁吸效应的临界值。同 时,本文比对沪港通开通前后磁吸效应强弱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对于更好的理解金 融市场微观结构,同时也可能对于价格稳定机制的政策调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文献绕述 由于高频数据与相关模型的缺乏,最早的关于磁吸效应的讨论一直停留在推测性阶段 而且早期相关的实证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期货与债券市场。 Berkman和 Steenbeek(1998)从 交易价格、交易量和波动性等变量的角度,对 Osaka证券交易所的期货合约市场以及新加坡 的国际货币交易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并没有所谓的磁吸效应。 Kuserk等(1989则把研 究对象聚焦在债券以及商品期货市场,并对二者在触板日的价格行为进行了研究,也没有发 现有磁吸效应的存在。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期货市场上的磁吸效应往往并不显著,然 而由于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在市场微观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同时,期货的合约的设计 (如需要追加保证金等制度)与股票市场的交易规则也截然不同,因此针对期货市场的研究 的结论并不适用于股票市场,事实表明,许多实证研究发现,在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上,尽 管交易规则设置、市场活跃程度不尽相同,但很多市场上都有磁吸效应存在的迹象,需要学 者们单独对其进行研究 Subrahmanyam在1994年提出的跨期单市场模型首次具体推测了磁吸效应的存在。在 该模型中,交易者为了保证交易成功可能会提前执行相关交易,尽管这种行为并不是他们的 最优策略。因此,磁吸效应可能会加大价格波动冋时会增加股票价格在十分接近价格限制时 进一步上涨和下跌的几率。Du、Liu和Rhee(1997)通过对韩国股票市场的数据进行分析, 分别从以下五个金融市场微观变量:收益率、交易量、波动率、订单量、订单类型的角度开 展研究,结果发现这五个变量中,从任一变量的角度都可以观察到比较明显的磁吸效应的存 在。他们认为投资者会因考虑到价格稳定机制引起的停牌期间将无法进行交易而放弃最优策 略,并通过进一步提高买价报价或降低卖出报价来完成其预定的交易,这种行为会使得股票 价格进一步加速向限制价格靠拢,也即验证了磁吸效应的存在。Choi和Lee(2000同样在 使用韩国股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在股票价格接近限制价格时,下一时刻价格会加速 向同一方向运动,最终触及断路价格 同样是应用来自台湾股票市场的样本, Hsieh、Kim、Yang(2009)和 Huang(1998)这 两组学者则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前者利用台湾市场的分笔数据,建立logt回归模型,从概 率的角度研究涨跌幅限制的磁吸效应,研究发现,随着股价接近限制价格,其进一步向两极 移动的条件概率显著上升,同时通过指示变量的设置,测定了磁吸效应的引发条件,即价格 分别在距离限制价格9个报价单位处和距离跌幅限制4个报价单位处开始出现磁吸效应 后者则利用涨跌停收盘数据(即收盘价即为触板价)进行分析,并认为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更大程度上是由噪声交易者的过度反应而非磁吸效应引起的 Osler和 Tooma(2004)对埃及证券市场的涨跌幅限制措施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 埃及证券市场上,涨跌幅限制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磁吸效应,同时,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 涨幅限制带来的磁吸效应要远大于跌幅限制。Chan等(2005)对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的数 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触板前,涨跌幅限制会导致买卖的不平衡。Cho等(2003)首次选 取日内高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在股票在接近涨跌幅限制时(未达到涨跌停)的价格因此,若能验证股票市场上涨跌幅限制能引发磁吸效应,则可以认为两种价格稳定机制 均具有磁吸效应。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从金融高频数据的角度来研究价格稳定机制的磁吸效应,通 过 logit 模型可以有效确定涨跌幅限制是否会引发磁吸效应,及触发磁吸效应的临界值。同 时,本文比对沪港通开通前后磁吸效应强弱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对于更好的理解金 融市场微观结构,同时也可能对于价格稳定机制的政策调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文献综述 由于高频数据与相关模型的缺乏,最早的关于磁吸效应的讨论一直停留在推测性阶段, 而且早期相关的实证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期货与债券市场。Berkman 和 Steenbeek(1998)从 交易价格、交易量和波动性等变量的角度,对 Osaka 证券交易所的期货合约市场以及新加坡 的国际货币交易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并没有所谓的磁吸效应。Kuserk 等(1989)则把研 究对象聚焦在债券以及商品期货市场,并对二者在触板日的价格行为进行了研究,也没有发 现有磁吸效应的存在。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期货市场上的磁吸效应往往并不显著,然 而由于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在市场微观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同时,期货的合约的设计 (如需要追加保证金等制度)与股票市场的交易规则也截然不同,因此针对期货市场的研究 的结论并不适用于股票市场,事实表明,许多实证研究发现,在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上,尽 管交易规则设置、市场活跃程度不尽相同,但很多市场上都有磁吸效应存在的迹象,需要学 者们单独对其进行研究。 Subrahmanyam 在 1994 年提出的跨期单市场模型首次具体推测了磁吸效应的存在。在 该模型中,交易者为了保证交易成功可能会提前执行相关交易,尽管这种行为并不是他们的 最优策略。因此,磁吸效应可能会加大价格波动同时会增加股票价格在十分接近价格限制时 进一步上涨和下跌的几率。Du、Liu 和 Rhee(1997)通过对韩国股票市场的数据进行分析, 分别从以下五个金融市场微观变量:收益率、交易量、波动率、订单量、订单类型的角度开 展研究,结果发现这五个变量中,从任一变量的角度都可以观察到比较明显的磁吸效应的存 在。他们认为投资者会因考虑到价格稳定机制引起的停牌期间将无法进行交易而放弃最优策 略,并通过进一步提高买价报价或降低卖出报价来完成其预定的交易,这种行为会使得股票 价格进一步加速向限制价格靠拢,也即验证了磁吸效应的存在。Choi 和 Lee(2000)同样在 使用韩国股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在股票价格接近限制价格时,下一时刻价格会加速 向同一方向运动,最终触及断路价格。 同样是应用来自台湾股票市场的样本,Hsieh、Kim、Yang(2009)和 Huang(1998)这 两组学者则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前者利用台湾市场的分笔数据,建立 logit 回归模型,从概 率的角度研究涨跌幅限制的磁吸效应,研究发现,随着股价接近限制价格,其进一步向两极 移动的条件概率显著上升,同时通过指示变量的设置,测定了磁吸效应的引发条件,即价格 分别在距离限制价格 9 个报价单位处和距离跌幅限制 4 个报价单位处开始出现磁吸效应。 后者则利用涨跌停收盘数据(即收盘价即为触板价)进行分析,并认为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更大程度上是由噪声交易者的过度反应而非磁吸效应引起的。 Osler 和 Tooma(2004)对埃及证券市场的涨跌幅限制措施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 埃及证券市场上,涨跌幅限制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磁吸效应,同时,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 涨幅限制带来的磁吸效应要远大于跌幅限制。Chan 等(2005)对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的数 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触板前,涨跌幅限制会导致买卖的不平衡。Cho 等(2003)首次选 取日内高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在股票在接近涨跌幅限制时(未达到涨跌停)的价格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