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为斜率,A为0℃时的电流值,该值恰好与冰点的热力学温度 273K相对应。式中B=1.012AC,A=271.6A 14散热修正 如果实验是在系统(量热器内筒及筒中的水等)的温度与环境的 温度平衡时,对电阻通电83,那么系统加热后的温度就高于室温 实验过程中将同时伴随散热作用,这样,由温度计读出的终止温度的 数值72必定比真正的终止温度的数值T低。(即假设没有散热所应达 到的终温为T)。为了修正这个温度的误差,实验时在相等的时间间隔 内,记下相对应的温度,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作图 如图5所示。图中AB段表示通电以前系统与环境达到热平衡后的稳 定阶段,其稳定温度(即室温)也就是系统的初温70,BC段表示在 通电时间t内,系统温度的变化情况。由于温度的变化存在滞后的现 象,因而断电后系统的温度还将略为上升,如CD段所示,DE段表 示系统的自然冷却过程 T,LT(C) D T2 图5散热修正原理图 根据牛顿冷却定律,当系统的温度T与环境的温度θ相差不大时, 由于散热,系统的冷却速率 K(T-0)=FT-b (8)5 为斜率, A 为 0℃时的电流值,该值恰好与冰点的热力学温度 273K 相对应。式中 B=1.012  A/oC, A=271.6  A; 1.4 散热修正 如果实验是在系统(量热器内筒及筒中的水等)的温度与环境的 温度平衡时,对电阻通电【8】,那么系统加热后的温度就高于室温 θ。 实验过程中将同时伴随散热作用,这样,由温度计读出的终止温度的 数值 T2 必定比真正的终止温度的数值 Tf 低。(即假设没有散热所应达 到的终温为 Tf)。为了修正这个温度的误差,实验时在相等的时间间隔 内,记下相对应的温度,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作图, 如图 5 所示。图中 AB 段表示通电以前系统与环境达到热平衡后的稳 定阶段,其稳定温度(即室温)也就是系统的初温 T0,BC 段表示在 通电时间 t 内,系统温度的变化情况。由于温度的变化存在滞后的现 象,因而断电后系统的温度还将略为上升,如 CD 段所示, DE 段表 示系统的自然冷却过程。 图 图 5 散热修正原理图 根据牛顿冷却定律,当系统的温度 T 与环境的温度θ相差不大时, 由于散热,系统的冷却速率 K T FT b dt dT = ( − ) = − (8) E - C T (℃) F P T0 A B D ΔT ΔT Tf T2 t t1 t t t (分) 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