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推。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茄属的很多种上又发现了新的抗病基因型R5、R6、R7、R8、 R9、R10、Rl以及Rx、Ry、R等;利用这些基因的各种组合,又可区别出晚疫病菌的许 多生理小种。 病害循环 初侵染: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中越冬,也可以卵孢子越冬,但 病株茎、叶上的菌丝体及孢子囊都不能在田间越冬。在双季作薯区,前一季遗留土中的病残 组织和发病的自生苗也可成为当年下一季的初侵染源。番茄也可能是初侵染源之一或成为病 菌的中间寄主植物。播种前淘汰的病块茎,任意弃置室外,也可能成为初侵染源之 传播:病菌的孢子囊借助气流进行传播。病薯播种后,多数病芽失去发芽力或出土前腐 烂,另一些病芽尚能出土形成病苗。病菌以幼苗茎基部沿皮层向上发展,形成通向地上部的 茎上条斑,病苗与病菌长期共存,温湿度适宜时,病部产生孢子囊,这种病苗成为田间的中 心病株。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中心病株数量较少,在大田出现率一般不超过0.1%。此外,病 薯上产生的病菌,能借助土壤水分的扩散作用而被动的在土壤内移动,还可在病薯与健薯上 繁殖。土壤内的病菌可通过起垄、耕地等农业操作传至地表,被风雨传到附近植株下部的叶 片上侵染底部叶片。 侵入与发病:低温高湿条件时,孢子囊吸水后间接萌发,内含物分裂形成6-12个双鞭 毛的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动片刻后,便收缩鞭毛,长出被膜,成球形,随即长出芽管。当温 度高于15℃时,孢子囊可直接萌发成芽管。形成的芽管都可以从气孔侵入,也可以直接从 角质层侵入叶片:侵入薯块则通过伤口、皮孔或芽眼外面的鳞片;侵染靠近地面的块茎 主要借助于由雨水渗入土中的孢子囊或游动孢子。 再侵染:中心病株上的孢子囊借助气流传播,萌发后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周围植株, 经过多次重复感染引起大面积发病。病株上的孢子囊也可随雨水或灌溉水进入土中,从伤口、 芽眼及皮孔等处侵入块茎、形成新病薯,尤以地面下5cm以内为多。 发病条件 气候条件:此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气候条件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极为密切的 关系。当条件适于发病时,病害可迅速爆发,从开始发病到田间枯死,最快不到半个月。此 病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灾,忽冷忽暖,多露、多雾或阴雨有利于发病。病菌孢囊梗的形成 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85%,孢子囊的形成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而以饱和湿度为 最适。因此,孢囊梗常在夜间大量形成。孢子囊在叶片上必须有水滴或水膜才能萌发侵入 孢子囊萌发的方式和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为10~13℃时,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3-~5h 即可侵入;温度高于15℃时则直接萌发产生芽管,速度较慢,需5~10h才能侵入。病菌侵 入寄主体内后,以20~23℃时菌丝在寄主体内蔓延最快,潜育期最短;温度低,菌丝生长发 育速度减缓,同时也减少孢子囊的产生量。因此,当夜间较冷凉,气温为10℃左右,重雾 或有雨,促进菌丝产生大量的孢子囊:白天较温和,16-24℃,伴有高湿,则促进孢子囊迅 速萌发、侵入以及菌丝的生长发育,病害极易流行。反之,如雨水少,温度高,病害发生轻 我国大部分马铃薯种植区生长期的温度均适合于该病发生,所以病害的发生轻重主要取 决于湿度。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马铃薯是春播秋收,7、8月份的降雨量对病害发生影推。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在茄属的很多种上又发现了新的抗病基因型 R5、R6、R7、R8、 R9、R10、R11 以及 Rx、Ry、Rz 等;利用这些基因的各种组合,又可区别出晚疫病菌的许 多生理小种。 病害循环 初侵染: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中越冬,也可以卵孢子越冬,但 病株茎、叶上的菌丝体及孢子囊都不能在田间越冬。在双季作薯区,前一季遗留土中的病残 组织和发病的自生苗也可成为当年下一季的初侵染源。番茄也可能是初侵染源之一或成为病 菌的中间寄主植物。播种前淘汰的病块茎,任意弃置室外,也可能成为初侵染源之一。 传播:病菌的孢子囊借助气流进行传播。病薯播种后,多数病芽失去发芽力或出土前腐 烂,另一些病芽尚能出土形成病苗。病菌以幼苗茎基部沿皮层向上发展,形成通向地上部的 茎上条斑,病苗与病菌长期共存,温湿度适宜时,病部产生孢子囊,这种病苗成为田间的中 心病株。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中心病株数量较少,在大田出现率一般不超过 0.1%。此外,病 薯上产生的病菌,能借助土壤水分的扩散作用而被动的在土壤内移动,还可在病薯与健薯上 繁殖。土壤内的病菌可通过起垄、耕地等农业操作传至地表,被风雨传到附近植株下部的叶 片上侵染底部叶片。 侵入与发病:低温高湿条件时,孢子囊吸水后间接萌发,内含物分裂形成 6-12 个双鞭 毛的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动片刻后,便收缩鞭毛,长出被膜,成球形,随即长出芽管。当温 度高于 15℃时,孢子囊可直接萌发成芽管。形成的芽管都可以从气孔侵入,也可以直接从 角质层侵入叶片;侵入薯块则通过伤口、皮孔或芽眼外面的鳞片;侵染靠近地面的块茎,则 主要借助于由雨水渗入土中的孢子囊或游动孢子。 再侵染:中心病株上的孢子囊借助气流传播,萌发后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周围植株, 经过多次重复感染引起大面积发病。病株上的孢子囊也可随雨水或灌溉水进入土中,从伤口、 芽眼及皮孔等处侵入块茎、形成新病薯,尤以地面下 5cm 以内为多。 发病条件 气候条件:此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气候条件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极为密切的 关系。当条件适于发病时,病害可迅速爆发,从开始发病到田间枯死,最快不到半个月。此 病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灾,忽冷忽暖,多露、多雾或阴雨有利于发病。病菌孢囊梗的形成 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 85%,孢子囊的形成要求相对湿度在 90%以上,而以饱和湿度为 最适。因此,孢囊梗常在夜间大量形成。孢子囊在叶片上必须有水滴或水膜才能萌发侵入。 孢子囊萌发的方式和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为 10~13℃时,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3~5h 即可侵入;温度高于 15℃时则直接萌发产生芽管,速度较慢,需 5~10h 才能侵入。病菌侵 入寄主体内后,以 20~23℃时菌丝在寄主体内蔓延最快,潜育期最短;温度低,菌丝生长发 育速度减缓,同时也减少孢子囊的产生量。因此,当夜间较冷凉,气温为 10℃左右,重雾 或有雨,促进菌丝产生大量的孢子囊;白天较温和,16~24℃,伴有高湿,则促进孢子囊迅 速萌发、侵入以及菌丝的生长发育,病害极易流行。反之,如雨水少,温度高,病害发生轻。 我国大部分马铃薯种植区生长期的温度均适合于该病发生,所以病害的发生轻重主要取 决于湿度。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马铃薯是春播秋收,7、8 月份的降雨量对病害发生影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