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民主的经济理论 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关于经济当事人的“理性人”假设,构成了现代经济 学的分析基石。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的一般均衡方法论由下 列三个基本成分组成:()基本的“理性人”假设:经济当事人(消费者 与生产者)在给定的约束下最大限度地追求他们的个人利益(消费者在 预算约束下最大化个人效用,生产者在技术约束下最大化企业利润): (2)均衡分析:经济当事人(消费者与生产者)最大化他们的个人利益的 行为能否产生出一种稳定的市场均衡状态:(3)均衡状态的福利分析: 市场均衡状态是否同时是一种社会最优的状态。)一般均衡方法论可 以说是吸收了现代数学与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的方法论思想之后形成 的,它包括:(1)数学中的公理化方法,(2)物理学的实验检验的方 法,(3)物理学中的均衡(平衡)概念及可用来描述动态系统行为的微 分方程。从哲学的角度看,“理性人”假设可以看作是一种方便的 工具性假设:重要的不是它本身的经验合理性,而是从假设合乎逻 辑地得出的结论(预测)在经验上的合理性。[2]衡量理性人假设的 “最优性”的另一尺度是“经济性”(或包容性),即使用尽可能少的 假设,说明、解释尽可能多的事实。理性人假设直接引导到最优化 数学方法的运用,这样,大量复杂多样的行为可以归结为较为单一 的最优化行为的结果。 如果说“理性人”假设代表了一种哲学的信念,那么均衡方法则代 表了另一种乐观主义的信念,即大量个体(消费者与生产者)自发地追求 个人利益的行为可以导致一种完美的市场秩序(竞争均衡)。这便是所 谓“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法则。从方法论的角度说,均衡方法可以看 作是对复杂现实的一种简化处理:一方面,它可以作为现实的一种近 似,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作为研究非均衡状态的一种参照。 竞争均衡代表了一种理想化的市场秩序。然而,现实中可能达到 的竞争均衡从“社会”的观点来看不一定是“最好的”状态:它可能对 应极度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经济学家用来衡量竞争均衡“最优性”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