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实现一个绿色的梦想 原州区地处黄土高原,境内地貌类型多样,丘陵、山地、山坡地占总面积的近80%,3 06平方公里的总面积,水土流失的面积就达2409平方公里之多,占到总面积的6 8.7%,土壤主要以黑垆土、湘黄土为主,年侵蚀模数在每平方公里7000至8000 吨之间。原州区是典型的山区,靠山吃山,山里人祖祖辈辈在山上放牧牲口,破坏了植被, 使水土不断流失,更加剧了贫穷和落后 再让我们看一看这些虽然枯燥,但却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吧:2 年年底,全区有 林地面积171万亩,其中封山育林33万亩,水源涵养林42万亩,水土保持林45.4 万亩,以枸杞为主的经济林7.5万亩,农田防护林2万亩,退耕地造林41.1万亩。林 木覆盖率12.7%。2000至2003年全区完成退耕还林工程96.9万亩,涉及1 4个乡镇209个行政村50182户退耕户,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已累计发放退耕补助粮7280万公斤,发放补助现金1456万元,农民人均从退耕还林 中获得直接经济收入295.6元。2003年年底,林业总产值10 万元,占农业 总产值的18.9%,农民人均林业收入445元。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原州区林业 局根据全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将林业工作融入全区经济发展的总局,将建立“四大” 生态经济区,即南部半湿润大果沙棘生态经济区、东北部干旱半干旱柠条生态经济区、北部 河谷川塬防护型特色枸杞生态经济区、城郊集约型绿化美化生态经济区;做大做强栒杞、杏、 柠条、沙棘“四大”ˆ优势产业,走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三赢”之路。 但很少有人能把这一切与“住在山上,守在树旁,毁了身子,苦了家人,误了孩子”的林 业人联系起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经营绿色之梦的林业人已经习惯了机关搞内业、造林 线搞外业的两点一线生活。他们或许不知道家中的大米还有多少,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多少, 但他们肯定知道还有哪一片林需要补植,还有哪座山上的林木急需防治病虫害。除夕之夜, 别人家已是爆竹声声,而他们还在各个林区巡查防火:六月酷暑,别人家孩子的家长都在为 孩子的升学而操心,但他们却在高山、河畔义务植树点上标桩、打点、放线。已说不清他们 为原州区的绿化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唯一让他们欣慰的是,一片片荒山披上了绿装, 棵棵树苗茁壮成长。 诚然,林业就是一项纯如望碧水、高如攀崇山、难如理乱丝的工作,更是一项天天都不 能等待、月月都无法松懈、年年都不会了结的工作。但为了这心中神圣的绿色梦想,一群又 群的林业人在呕心沥血、艰苦工作,他们深怀热爱绿色、钟情森林的笃厚感情,演绎着」 个又一个动人的绿色故事。他们的故事虽然很小很普通,但透过每一个故事,却都能够看到 原州区林业人对事业的执著,对工作的热情,对绿色的追求 窦建德同志是原州区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同时也是林业总站副站长。他十七年如一日, 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把热爱林业、献身林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为了原州区的绿色事 业,他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全区14个乡镇的林业基本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如数家珍。在原州区林业系统,他是名副其实的“活地图”,是货真价实的“资料库”。200 3年秋季,原州区新开辟了沈家河全民义务劳动植树点。从地点的选择到区域划分,从放线 整地到检査验收,他自始至终都处在植树造林第一线。在五十多天的时间里,他和同志们 道完成了三千多亩的规划任务。当人们为义务植树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当年的义务植 树任务而啧啧称赞时,有谁想到窦建德同志为了不延误工期,住在山顶的帐篷里整天靠吃方 便面度过的日子竞有三十多天!正因为有踏实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他先后被授予 “自治区环境保护先进个人”、“固原县项目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连续七年年终考核被 评为优秀等次,多次被林业局党总支评为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 现任叠叠沟林场场长的苏延刚,一年四季总是一身褪色的迷彩服,黝黑的皮肤泛着光泽, 专注的眼神透着执著,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自从1997年调到叠叠沟实现一个绿色的梦想 原州区地处黄土高原,境内地貌类型多样,丘陵、山地、山坡地占总面积的近80%,3 506平方公里的总面积,水土流失的面积就达2409平方公里之多,占到总面积的6 8.7%,土壤主要以黑垆土、湘黄土为主,年侵蚀模数在每平方公里7000至8000 吨之间。原州区是典型的山区,靠山吃山,山里人祖祖辈辈在山上放牧牲口,破坏了植被, 使水土不断流失,更加剧了贫穷和落后。 再让我们看一看这些虽然枯燥,但却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吧:2003年年底,全区有 林地面积171万亩,其中封山育林33万亩,水源涵养林42万亩,水土保持林45.4 万亩,以枸杞为主的经济林7.5万亩,农田防护林2万亩,退耕地造林41.1万亩。林 木覆盖率12.7%。2000至2003年全区完成退耕还林工程96.9万亩,涉及1 4个乡镇209个行政村50182户退耕户,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已累计发放退耕补助粮7280万公斤,发放补助现金1456万元,农民人均从退耕还林 中获得直接经济收入295.6元。2003年年底,林业总产值10283万元,占农业 总产值的18.9%,农民人均林业收入445元。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原州区林业 局根据全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将林业工作融入全区经济发展的总局,将建立“四大” 生态经济区,即南部半湿润大果沙棘生态经济区、东北部干旱半干旱柠条生态经济区、北部 河谷川塬防护型特色枸杞生态经济区、城郊集约型绿化美化生态经济区;做大做强枸杞、杏、 柠条、沙棘“四大”优势产业,走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三赢”之路。 但很少有人能把这一切与“住在山上,守在树旁,毁了身子,苦了家人,误了孩子”的林 业人联系起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经营绿色之梦的林业人已经习惯了机关搞内业、造林一 线搞外业的两点一线生活。他们或许不知道家中的大米还有多少,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多少, 但他们肯定知道还有哪一片林需要补植,还有哪座山上的林木急需防治病虫害。除夕之夜, 别人家已是爆竹声声,而他们还在各个林区巡查防火;六月酷暑,别人家孩子的家长都在为 孩子的升学而操心,但他们却在高山、河畔义务植树点上标桩、打点、放线。已说不清他们 为原州区的绿化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唯一让他们欣慰的是,一片片荒山披上了绿装, 一棵棵树苗茁壮成长。 诚然,林业就是一项纯如望碧水、高如攀崇山、难如理乱丝的工作,更是一项天天都不 能等待、月月都无法松懈、年年都不会了结的工作。但为了这心中神圣的绿色梦想,一群又 一群的林业人在呕心沥血、艰苦工作,他们深怀热爱绿色、钟情森林的笃厚感情,演绎着一 个又一个动人的绿色故事。他们的故事虽然很小很普通,但透过每一个故事,却都能够看到 原州区林业人对事业的执著,对工作的热情,对绿色的追求。 窦建德同志是原州区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同时也是林业总站副站长。他十七年如一日, 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把热爱林业、献身林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为了原州区的绿色事 业,他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全区14个乡镇的林业基本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如数家珍。在原州区林业系统,他是名副其实的“活地图”,是货真价实的“资料库”。200 3年秋季,原州区新开辟了沈家河全民义务劳动植树点。从地点的选择到区域划分,从放线 整地到检查验收,他自始至终都处在植树造林第一线。在五十多天的时间里,他和同志们一 道完成了三千多亩的规划任务。当人们为义务植树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当年的义务植 树任务而啧啧称赞时,有谁想到窦建德同志为了不延误工期,住在山顶的帐篷里整天靠吃方 便面度过的日子竟有三十多天!正因为有踏实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他先后被授予 “自治区环境保护先进个人”、“固原县项目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连续七年年终考核被 评为优秀等次,多次被林业局党总支评为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 现任叠叠沟林场场长的苏延刚,一年四季总是一身褪色的迷彩服,黝黑的皮肤泛着光泽, 专注的眼神透着执著,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自从1997年调到叠叠沟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