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林场,他就与那里的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叠叠沟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重点建设水源涵养 林项目区之后,每天,他跟同志们一道日升而出,日落而归,与林为伴。1998年10月 叠叠沟项目区第一批生态建设任务下达了3万亩,而且必须在土壤封冻前完成。于是,他放 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在叠叠沟的核心区候家沟一带,和同志们一起组织培训劳力,放线 打点、挖带子田、挖鱼鳞坑。累了就地歇歇脚,饿了就吃几口干粮,有时在山上十二三个小 时都喝不上一口水。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3万亩的造林任务硬是被他和职工们给 拿了下来。如今,走在叠叠沟的山梁上,一丘一壑都是整整齐齐的带子田和鱼鳞坑,50公 里的林区道路蜿蜒逶迤。放眼望去,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这里已是灌草丛生,绿树成阴 些稀有树种也孕育而生,山沟里流淌着涓涓溪水,野生动物也常常出没其间. l984年,高中毕业的马海山被林业主管部门招收为林业工人,分配到蝉塔山林场, 成为一名护林员,从此走上了看林、护林的工作岗位,开始谱写人生新的篇章。森林管护工 作没有节假日,需常年驻守在林区。多年来,马海山熟悉林区的每一个地方,林区的沟沟岔 岔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长期的护林,使马海山养成了一个习惯,即使是天阴下雨,他也闲不 下来,总要到林子里去转一转,走一走,如果哪天因为其他工作没能上山,他的心里就会空 落落的,总觉得不得劲,只有上山,才能使他心情平静,心里踏实。出色的工作使他成为林 业战线上的标兵,2004年4月他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但他从来都没有 自满过,当晨曦初露,一个矫健的身影便出现在茫茫林区,很快,绿色淹没了他的身影,但 地上,却留下了他的足迹 回首来路,岁月峥嵘;展望未来,一幅盎然的绿色画卷在向我们徐徐展开:力争到20 10年原州区有林地面积289万亩,占全区总土面积的54%,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 上,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原州区林业人心中的蓝图,也是美丽绿色的新原州未来的图景 对于通过艰辛劳动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原州林业人来说,描绘和实现这个蓝图,就是实现 一个绿色的梦。他们绿色的梦想一定会变成绿色的现实林场,他就与那里的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叠叠沟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重点建设水源涵养 林项目区之后,每天,他跟同志们一道日升而出,日落而归,与林为伴。1998年10月, 叠叠沟项目区第一批生态建设任务下达了3万亩,而且必须在土壤封冻前完成。于是,他放 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在叠叠沟的核心区候家沟一带,和同志们一起组织培训劳力,放线、 打点、挖带子田、挖鱼鳞坑。累了就地歇歇脚,饿了就吃几口干粮,有时在山上十二三个小 时都喝不上一口水。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3万亩的造林任务硬是被他和职工们给 拿了下来。如今,走在叠叠沟的山梁上,一丘一壑都是整整齐齐的带子田和鱼鳞坑,50公 里的林区道路蜿蜒逶迤。放眼望去,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这里已是灌草丛生,绿树成阴, 一些稀有树种也孕育而生,山沟里流淌着涓涓溪水,野生动物也常常出没其间…… 1984年,高中毕业的马海山被林业主管部门招收为林业工人,分配到蝉塔山林场, 成为一名护林员,从此走上了看林、护林的工作岗位,开始谱写人生新的篇章。森林管护工 作没有节假日,需常年驻守在林区。多年来,马海山熟悉林区的每一个地方,林区的沟沟岔 岔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长期的护林,使马海山养成了一个习惯,即使是天阴下雨,他也闲不 下来,总要到林子里去转一转,走一走,如果哪天因为其他工作没能上山,他的心里就会空 落落的,总觉得不得劲,只有上山,才能使他心情平静,心里踏实。出色的工作使他成为林 业战线上的标兵,2004年4月他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但他从来都没有 自满过,当晨曦初露,一个矫健的身影便出现在茫茫林区,很快,绿色淹没了他的身影,但 地上,却留下了他的足迹…… 回首来路,岁月峥嵘;展望未来,一幅盎然的绿色画卷在向我们徐徐展开:力争到20 10年原州区有林地面积289万亩,占全区总土面积的54%,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 上,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原州区林业人心中的蓝图,也是美丽绿色的新原州未来的图景。 对于通过艰辛劳动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原州林业人来说,描绘和实现这个蓝图,就是实现 一个绿色的梦。他们绿色的梦想一定会变成绿色的现实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