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图10·7郎格汉斯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左图示郎格汉斯细胞,右图示不同形状的伯贝克颗粒的切面 朗格汉斯细胞大概由单核细胞发生。它们并不是长期固定生存在表皮内,而是不断进行更 新,更新率尚未确知。有些细胞受损伤死亡,有些携带抗原移入周围淋巴器官的胸腺依赖区, 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新生的细胞由血流内的单核细胞发生,也可由表皮内有分裂能力的郎格 汉斯细胞增殖补充。 形态、功能和细胞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郎格汉斯细胞、面纱细胞和交错突细胞是巨噬 细胞的一个亚群。这三种细胞都具有较低的吞噬力,都有免疫球蛋白IgG的Fc段受体和补体C? 受体,并都有MHCⅡ类抗原和很强的抗原传递能力。此外,有些面纱细胞和交错突细胞也有伯 贝克颗粒。这些事实说明,这三种细胞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目前认为,郎格汉斯细胞携带抗原 进入淋巴管后即转变为面纱细胞,后者进入局部淋巴结胸腺依赖区成为交错突细胞, 3.梅克尔细胞梅克尔细胞(Merkel cell))是一种具短指状突起的细胞,数目很少,每平 方厘米约1个,大多存在于毛囊附近的表皮基底细胞之间,在HE染色标本上不辨认,须用特殊染 色法显示。电镜下可见细胞的胞核较小。呈不规则形,胞质内有许多有膜的含致密核芯的小 泡,直径约80m,与肾上腺髓质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很相似(图10-8)。这种细胞的功能还未 完全了解。常见有些细胞的基底面与盘状的感觉神经未梢紧相接触,而且胞质中的小泡也多聚 集在细胞基底部,形成类似于突触的结构(图10·8)。由于细胞具有突触样结构以及生理学 研究结果,认为这种细胞是感觉细胞,能感受触觉刺激图10-7 郎格汉斯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左图示郎格汉斯细胞,右图示不同形状的伯贝克颗粒的切面 朗格汉斯细胞大概由单核细胞发生。它们并不是长期固定生存在表皮内,而是不断进行更 新,更新率尚未确知。有些细胞受损伤死亡,有些携带抗原移入周围淋巴器官的胸腺依赖区, 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新生的细胞由血流内的单核细胞发生,也可由表皮内有分裂能力的郎格 汉斯细胞增殖补充。 形态、功能和细胞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郎格汉斯细胞、面纱细胞和交错突细胞是巨噬 细胞的一个亚群。这三种细胞都具有较低的吞噬力,都有免疫球蛋白IgG的Fc段受体和补体C3 受体,并都有MHCⅡ类抗原和很强的抗原传递能力。此外,有些面纱细胞和交错突细胞也有伯 贝克颗粒。这些事实说明,这三种细胞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目前认为,郎格汉斯细胞携带抗原 进入淋巴管后即转变为面纱细胞,后者进入局部淋巴结胸腺依赖区成为交错突细胞。 3.梅克尔细胞 梅克尔细胞(Merkel cell)是一种具短指状突起的细胞,数目很少,每平 方厘米约1个,大多存在于毛囊附近的表皮基底细胞之间,在HE染色标本上不辨认,须用特殊染 色法显示。电镜下可见细胞的胞核较小。呈不规则形,胞质内有许多有膜的含致密核芯的小 泡,直径约80nm,与肾上腺髓质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很相似(图10-8)。这种细胞的功能还未 完全了解。常见有些细胞的基底面与盘状的感觉神经末梢紧相接触,而且胞质中的小泡也多聚 集在细胞基底部,形成类似于突触的结构(图10-8)。由于细胞具有突触样结构以及生理学 研究结果,认为这种细胞是感觉细胞,能感受触觉刺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