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图10-5人腹部表皮铺片ATP酶法×450 示郎格汉斯细胞 (上海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供图) 2.郎格汉斯细胞郎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由胚胎期的骨髓发生,以后迁移到皮 肤内,分散在表皮的棘细胞之间。它们在身体各部位的数目不等,每平方毫米约为400~1000 个。它们是多突起的细胞,在HE染色的切片上不易辨认。用三磷酸腺苷酶等特殊染色法可见 细胞向周围伸出几个较粗的突起,这些突起又分出多个树枝状的细突起。穿插在棘细胞之间 (图10-5)。电镜下可见细胞具有以下的特点:①胞核呈弯曲形或分叶形;②胞质密度低, 无角蛋白丝和桥粒;③胞质内有特殊形状的伯贝克颗粒(Birbeck granule),有膜包裹,呈盘 状或偏囊形,长15~30m,宽4nm,一端或两端常有泡,颗粒的切面为杆状或球拍形,内有纵 向的致密线(图10-6,10-7),颗粒的意义尚不了解。这种细胞的性质与免疫系统的树突状 细胞很相似,能识别、结合和处理侵入皮肤的抗原,并把抗原传送给T细胞,是皮肤免疫功能 的重要细胞,在对抗侵入皮肤的病毒和监视表皮癌变细胞方面起重要作用,并在排斥移植的异 体组织中起重要作用。 图10-6郎格汉斯细胞电镜像×7800 ↑球拍形Birbeck颗粒M线粒体 (白求恩医科大学尹昕、朱秀雄教授供图) 图10-5 人腹部表皮铺片 ATP酶法 ×450 示郎格汉斯细胞 (上海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供图) 2.郎格汉斯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由胚胎期的骨髓发生,以后迁移到皮 肤内,分散在表皮的棘细胞之间。它们在身体各部位的数目不等,每平方毫米约为400~1000 个。它们是多突起的细胞,在HE染色的切片上不易辨认。用三磷酸腺苷酶等特殊染色法可见 细胞向周围伸出几个较粗的突起,这些突起又分出多个树枝状的细突起。穿插在棘细胞之间 (图10-5)。电镜下可见细胞具有以下的特点:①胞核呈弯曲形或分叶形;②胞质密度低, 无角蛋白丝和桥粒;③胞质内有特殊形状的伯贝克颗粒(Birbeck granule),有膜包裹,呈盘 状或偏囊形,长15~30nm ,宽4nm,一端或两端常有泡,颗粒的切面为杆状或球拍形,内有纵 向的致密线(图10-6,10-7),颗粒的意义尚不了解。这种细胞的性质与免疫系统的树突状 细胞很相似,能识别、结合和处理侵入皮肤的抗原,并把抗原传送给T细胞,是皮肤免疫功能 的重要细胞,在对抗侵入皮肤的病毒和监视表皮癌变细胞方面起重要作用,并在排斥移植的异 体组织中起重要作用。 图10-6 郎格汉斯细胞电镜像 ×7800 ↑球拍形Birbeck颗粒 M线粒体 (白求恩医科大学尹昕、朱秀雄教授供图)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