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首先,行动修养要靠思想修养来指导、控制。任何正常人的行为都受一定的思想支配、制约、 控制,思想修养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和实践水平。学者风度、专家气质从哪里来?是因为他 们是学者,是专家,是思想的富有者。没有丰富的知识、思想作底蕴,气质、风度是装不出来的。 其次,思想修养的成果要靠行为修养的成果来体现和衡量。一个人的素质、品质、能力,无法 单从它的思想来判断和衡量。他所掌握的知识、规则如果不付诸实践,见之于行动,那么,这些知 识、规则对他来说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看一个人,不仅看他口头上如何,主要看他的行为如何。有 的人“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这决不是有修养 第三,思想修养与行为修养又是互相促进的。良好思想的养成可以带动、促进良好的行为养成, 良好的行为又会进一步巩固思想修养的成果。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水平 2、中华民族重视修养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重视道德的“礼仪之邦”,崇尚道德,注重 自身修养是我们的光荣传统。传说中的尧舜就是家喻户晓的道德圣君,是后人的楷模。在中国传统 思想文化中,无论是哪家哪派,都非常注重和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其中儒家关于修养的学说最具代 表性,影响也最大。《礼记》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大学》、《中庸》和纪录孔子言 论的著作《论语》、记录孟子言论的著作《孟子》,合为“四书”,长期作为封建时代教育的“教科 书”。过去上学读“四书”,不仅仅在于学文化,更重要的在于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进行道德与修 养的教育。 《大学》的中心内容就是修身。它开宗明义就提出了修身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大学的道理,在于净化自己光明的德性,在于用这种德性去使民众自新 还在于使人们达到善的最高境界。“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宋明理学认为这是一个人立身行 事的三个主要要求,又称之为“大学之三纲要”。孔子最忧虑的是学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 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大学》还提出了“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先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 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 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四书集注》第6页)。这“八条目”,“修身”是中心。前“四目”要求的是“内修”,即通过“格 物、致知、诚意、正心”,使自己达到较高的道德水准,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后 目”是在“内修”基础上的“外修”或“外化”,是“修身”的落脚点所在。这“八条目”又被称 之为“内圣外王”之道,只有修好了身,才能成为“内圣”;成为“内圣”,才能实现“外王”,即 “治国、平天下”。实现“内圣外王”的关键是“修身”,因此结论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 皆以修身为本”(《四书集注》第7页)。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其前提就是修身。《礼记》的另一篇著作《中庸》,又提出了“九经”, 即治理天下的九条原则:“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 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四书集注》第42页)。亲亲,是亲近亲人, 子庶民,是爱抚百姓,来百工,是召集各行各业工匠,柔远人,是安抚地处边远的人,怀诸侯,恩 慰各国诸侯。这九条原则的首条就是“修身”,身不修,则道不能立,则一事无成。孔子再三强调: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不从”。孟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进行刻苦的磨练。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在我国古代的众多学派中,除了儒家学派的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影响最大外,道家思想因为有其 独到的特点也源远流长,有较大影响。儒家重修身,道家则重养生。儒家讲的修身,实际上是“修 心”、“养心”,是思想和心理上的修养,并不是肌体上的修养。而道家的“养生”才是真正的“修 身”,即修养身体。道家的“养生”,本意就是保养生命。怎样保养生命?是通过“修心”而实现的。2 首先,行动修养要靠思想修养来指导、控制。任何正常人的行为都受一定的思想支配、制约、 控制,思想修养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和实践水平。学者风度、专家气质从哪里来?是因为他 们是学者,是专家,是思想的富有者。没有丰富的知识、思想作底蕴,气质、风度是装不出来的。 其次,思想修养的成果要靠行为修养的成果来体现和衡量。一个人的素质、品质、能力,无法 单从它的思想来判断和衡量。他所掌握的知识、规则如果不付诸实践,见之于行动,那么,这些知 识、规则对他来说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看一个人,不仅看他口头上如何,主要看他的行为如何。有 的人“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决不是有修养。 第三,思想修养与行为修养又是互相促进的。良好思想的养成可以带动、促进良好的行为养成, 良好的行为又会进一步巩固思想修养的成果。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水平。 2、中华民族重视修养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重视道德的“礼仪之邦”,崇尚道德,注重 自身修养是我们的光荣传统。传说中的尧舜就是家喻户晓的道德圣君,是后人的楷模。在中国传统 思想文化中,无论是哪家哪派,都非常注重和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其中儒家关于修养的学说最具代 表性,影响也最大。《礼记》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大学》、《中庸》和纪录孔子言 论的著作《论语》、记录孟子言论的著作《孟子》,合为“四书”,长期作为封建时代教育的“教科 书”。过去上学读“四书”,不仅仅在于学文化,更重要的在于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进行道德与修 养的教育。 《大学》的中心内容就是修身。它开宗明义就提出了修身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大学的道理,在于净化自己光明的德性,在于用这种德性去使民众自新, 还在于使人们达到善的最高境界。“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宋明理学认为这是一个人立身行 事的三个主要要求,又称之为“大学之三纲要”。孔子最忧虑的是学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 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大学》还提出了“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先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 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 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四书集注》第 6 页)。这“八条目”,“修身”是中心。前“四目”要求的是“内修”,即通过“格 物、致知、诚意、正心”,使自己达到较高的道德水准,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三 目”是在“内修”基础上的“外修”或“外化”,是“修身”的落脚点所在。这“八条目”又被称 之为“内圣外王”之道,只有修好了身,才能成为“内圣”;成为“内圣”,才能实现“外王”,即 “治国、平天下”。实现“内圣外王”的关键是“修身”,因此结论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 皆以修身为本”(《四书集注》第 7 页)。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其前提就是修身。《礼记》的另一篇著作《中庸》,又提出了“九经”, 即治理天下的九条原则:“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 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四书集注》第 42 页)。亲亲,是亲近亲人, 子庶民,是爱抚百姓,来百工,是召集各行各业工匠,柔远人,是安抚地处边远的人,怀诸侯,恩 慰各国诸侯。这九条原则的首条就是“修身”,身不修,则道不能立,则一事无成。孔子再三强调: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不从”。孟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进行刻苦的磨练。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在我国古代的众多学派中,除了儒家学派的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影响最大外,道家思想因为有其 独到的特点也源远流长,有较大影响。儒家重修身,道家则重养生。儒家讲的修身,实际上是“修 心”、“养心”,是思想和心理上的修养,并不是肌体上的修养。而道家的“养生”才是真正的“修 身”,即修养身体。道家的“养生”,本意就是保养生命。怎样保养生命?是通过“修心”而实现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