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产生气体是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碳酸盐、碳酸氢盐与酸类药物配伍产生CO2 盐与碱类药物混合可能产生气体,如溴化铵等铵类与强碱性药物配伍可放出氨气 、液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注射液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主要表现为混浊、沉淀、结晶、变色、水解、效价下 等现象。有些配伍变化肉眼观察不到,所以带来的危害更严重。输液中产生配伍变化的 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输液的组成 常用的输液有5%葡萄糖注射液、等渗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 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各种含乳酸钠的制剂等,这些单糖、盐 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一般都比较稳定,常与注射液配伍。 【相关链接】因性质特殊不宜与其他菂物注射液配伍的输液 1.血液 血液不透明,产生沉淀混浊时不易观察;而且成份极其复杂,与药物的注射液混台 可能引起溶血、血球凝聚等现象。 2.甘露醇 在水中溶解度(25℃)为1:5.5,故甘露醇注射液(含20%甘露醇为一过饱和溶液,但一 般不易析出结晶(如有结晶析出,可加温到37℃使之完全溶解后应用),但若加入某些药物 如氯化钾、氯化钠等溶液能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岀。 3.静脉注射用脂肪油乳剂 这种制品要求油的分散程度很细,油相直径在几个μm以下。因乳剂稳定性受许多因 素影响,加入药物往往能破坏乳剂稳定性,产生乳剂破裂、油相合并或油相凝聚等现象 故与其他注射液配伍应慎重。 )输液与注射液间的配伍变化 溶剂组成的改变 注射剂有时为了有利于药物溶解、稳定而采用非水性溶剂如乙醇、丙二醇等,当这些 注射剂加入输液(水溶液)中时,由于溶剂组成的改变而析出药物。如氯霉素注射液溶剂主 要为丙二醇,若用水性输液稀释,浓度高于0.25%时,会出现氯霉素沉淀。 2.pH值的改变 注射液的pH值是个重要因素。两种药物溶液的pH值相差较大,发生配伍变化的可 能性也大。pH值的变化可能引起沉淀析出、加速分解或发生变色反应。例如:5%硫喷妥 钠om加于5%葡萄糖500ml中则产生沉淀。许多药物在不同pH条件下分解速度也不 同,如乳糖酸红霉素在等渗氯化钠中(pH约645)24h分解3%,若在糖盐水中(pH约 5.5)24h则分解32.5%。在加有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再加入磺胺 嘧啶钠注射液(pH值9.5~11.0),去甲肾上腺素变色产生气体是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碳酸盐、碳酸氢盐与酸类药物配伍产生 CO2; 铵盐与碱类药物混合可能产生气体,如溴化铵等铵类与强碱性药物配伍可放出氨气。 二、液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注射液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主要表现为混浊、沉淀、结晶、变色、水解、效价下 降等现象。有些配伍变化肉眼观察不到,所以带来的危害更严重。输液中产生配伍变化的 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输液的组成 常用的输液有 5%葡萄糖注射液、等渗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 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各种含乳酸钠的制剂等,这些单糖、盐、 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一般都比较稳定,常与注射液配伍。 【相关链接】因性质特殊不宜与其他药物注射液配伍的输液 1.血液 血液不透明,产生沉淀混浊时不易观察;而且成份极其复杂,与药物的注射液混合后 可能引起溶血、血球凝聚等现象。 2.甘露醇 在水中溶解度(25℃)为 1:5.5,故甘露醇注射液(含 20%甘露醇)为一过饱和溶液,但一 般不易析出结晶(如有结晶析出,可加温到 37℃使之完全溶解后应用),但若加入某些药物 如氯化钾、氯化钠等溶液能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3.静脉注射用脂肪油乳剂 这种制品要求油的分散程度很细,油相直径在几个 μm 以下。因乳剂稳定性受许多因 素影响,加入药物往往能破坏乳剂稳定性,产生乳剂破裂、油相合并或油相凝聚等现象, 故与其他注射液配伍应慎重。 (二)输液与注射液间的配伍变化 1.溶剂组成的改变 注射剂有时为了有利于药物溶解、稳定而采用非水性溶剂如乙醇、丙二醇等,当这些 注射剂加入输液(水溶液)中时,由于溶剂组成的改变而析出药物。如氯霉素注射液溶剂主 要为丙二醇,若用水性输液稀释,浓度高于 0.25%时,会出现氯霉素沉淀。 2.pH 值的改变 注射液的 pH 值是个重要因素。两种药物溶液的 pH 值相差较大,发生配伍变化的可 能性也大。pH 值的变化可能引起沉淀析出、加速分解或发生变色反应。例如:5%硫喷妥 钠 10ml 加于 5%葡萄糖 500ml 中则产生沉淀。许多药物在不同 pH 条件下分解速度也不 同,如乳糖酸红霉素在等渗氯化钠中(pH 约 6.45)24h 分解 3%,若在糖盐水中(pH 约 5.5)24h 则分解 32.5%。在加有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 5%葡萄糖注射液中,再加入磺胺 嘧啶钠注射液(pH 值 9.5~11.0),去甲肾上腺素变色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