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统建设,科技部“语义智能搜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曾经主持和参与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 项目“数宇资源长期保存服务系统”,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际重要科研机构网络信息保存 以及“集成化可视化知识检索服务平台建设”,“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面向外文 科技文献信息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之课题五等。主要关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含Web Archive)、大数据质量控制及大教据管理、知识技术与知识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 研究方向介绍:数宇资源的组织、管理、长期保存以及重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数据和信 息的爆炸,数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的增长和累积,大数据的岀现引发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 业发展、智慧和战略层面的巨大改变,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再利用价值已经被广泛认可, 教据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基础资源。大数据的战略意义不在于存储了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 这些有意义的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及专业化保存管理,从中分析和挖掘岀有价值的信息,并进一步通 过“管理和加工”行为实现数据的“增值” 本方向将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在数字图 书馆环境中对于数字资源的采集、组织、存储、管理、长期保存以及再利用硏究,側重数字资源长 期保存与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3:数字出版与传播研究 在学术交流系统中,科技期刊(学术期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期刊不仅是信息 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重要要素,是科学文化与国家科技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期刊的功能和角色已经从单一的编辑岀版职能向上延伸到支撑科学前沿的把握与追踪,向下延伸到 参与学术质量与科研成果的评价。在数宇化网络化环境下,在新的科研范式的转换中,科学研究对 科技期刊将更加依赖,科技期刊也正在从传统出版向新型岀版转变,期刊出版与新媒体新技术的结 合更加紧密,并不断催生数宇出版、集群出版、开放岀版、数据出版、富媒体出版、语义出版等新 的出版模式,期刊的质量控制能力、出版能力、传播能力、影响力更加重要。这些变化都带来了前 所未有新的研究问题需要解决,对期刊编辑岀版传播过程的变革需求更加强烈,对期刊编辑岀版人 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期刊出版与传播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新的任务。 初景利:男,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主编。先后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1985)、北京大学(1988)、中 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曾在辽宁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任教12年,2000年9月到中国科学院文 献情报中心,曾任教育与研究发展部主任、学科咨询服务部主任。2004年4月-9月赴美国 Seton hall 大学作访问学者。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跟踪国内外前沿研究进展,致力于网 络信息服务的研究、教学与实践。目前主要从事学科服务、图书馆服务评价、开放获取、编辑出版 的研究、教学与实践。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出版著作6部,代表作 《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复合图书馆理论与方法》(上 海交大岀版社,200年)、《图书馆服务转型与战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在国内外学术 期刊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兼国际图联(∏HA)“信息素质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图书 馆学会国外文献翻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用户研究与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 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副秘书长、华南师大客座教授,《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建设》、《图书 馆学刊》、《图书馆报》编委。 研究方向4:网络信息服务研究 服务是图书馆立馆之本、发展之基、创新源泉。信息载体、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的变化将带来 用户科研模式的变化,带来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也将从根本上影响图书馆服务范式从到馆服务 到网络服务、嵌入式服务、泛在服务、知识服务的重大转变。这样一种转变,需要图书馆的服务真 正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从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智能化的服务出发,将信息和服务与用 户的科研过程有机地融为一体,面向问题的解决,更好地为用户的科学研究和科技自主创新提供强2 统建设,科技部“语义智能搜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曾经主持和参与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 项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服务系统”,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际重要科研机构网络信息保存” 以及“集成化可视化知识检索服务平台建设”,“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面向外文 科技文献信息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之课题五等。主要关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含 Web Archive)、大数据质量控制及大数据管理、知识技术与知识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 研究方向介绍:数字资源的组织、管理、长期保存以及重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数据和信 息的爆炸,数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的增长和累积,大数据的出现引发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 业发展、智慧和战略层面的巨大改变,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再利用价值已经被广泛认可, 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基础资源。大数据的战略意义不在于存储了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 这些有意义的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及专业化保存管理,从中分析和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并进一步通 过“管理和加工”行为实现数据的“增值”。 本方向将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在数字图 书馆环境中对于数字资源的采集、组织、存储、管理、长期保存以及再利用研究,侧重数字资源长 期保存与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3:数字出版与传播研究 在学术交流系统中,科技期刊(学术期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期刊不仅是信息 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重要要素,是科学文化与国家科技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期刊的功能和角色已经从单一的编辑出版职能向上延伸到支撑科学前沿的把握与追踪,向下延伸到 参与学术质量与科研成果的评价。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在新的科研范式的转换中,科学研究对 科技期刊将更加依赖,科技期刊也正在从传统出版向新型出版转变,期刊出版与新媒体新技术的结 合更加紧密,并不断催生数字出版、集群出版、开放出版、数据出版、富媒体出版、语义出版等新 的出版模式,期刊的质量控制能力、出版能力、传播能力、影响力更加重要。这些变化都带来了前 所未有新的研究问题需要解决,对期刊编辑出版传播过程的变革需求更加强烈,对期刊编辑出版人 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期刊出版与传播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新的任务。 初景利:男,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主编。先后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1985)、北京大学(1988)、中 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曾在辽宁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任教 12 年,2000 年 9 月到中国科学院文 献情报中心,曾任教育与研究发展部主任、学科咨询服务部主任。2004 年 4 月-9 月赴美国 Seton Hall 大学作访问学者。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跟踪国内外前沿研究进展,致力于网 络信息服务的研究、教学与实践。目前主要从事学科服务、图书馆服务评价、开放获取、编辑出版 的研究、教学与实践。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出版著作 6 部,代表作 《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年)、《复合图书馆理论与方法》(上 海交大出版社,2009 年)、《图书馆服务转型与战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在国内外学术 期刊上发表论文 140 余篇。兼国际图联(IFLA)“信息素质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图书 馆学会国外文献翻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用户研究与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 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副秘书长、华南师大客座教授,《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建设》、《图书 馆学刊》、《图书馆报》编委。 研究方向 4:网络信息服务研究 服务是图书馆立馆之本、发展之基、创新源泉。信息载体、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的变化将带来 用户科研模式的变化,带来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也将从根本上影响图书馆服务范式从到馆服务 到网络服务、嵌入式服务、泛在服务、知识服务的重大转变。这样一种转变,需要图书馆的服务真 正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从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智能化的服务出发,将信息和服务与用 户的科研过程有机地融为一体,面向问题的解决,更好地为用户的科学研究和科技自主创新提供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