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996年,对全国教学用书和少儿图书作质量检查; 197年,对全国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工具书作质量检查; 1998年,对全国文学图书作质量检查; 1999年,对全国优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质量检查。 这种全国性的图书质量检查,在全世界恐怕也没有第二家。 功夫不负苦心人,事情在向好的方向转化。198年对全国文学图 书进行质量检查,合格率达到60%以上:1999年对全国优秀出版 社出版的图书进行质量检查,合格率达到了80%。 工作在进步,质量在提高,一方面靠行政的力量,持之以恒, 一抓到底:另一方面也是靠社会来抓,靠广大读者来抓,靠各方 面的监督。《咬文嚼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咬文嚼字》敢于较真,不论是大作家还是大明星,是大报名 报还是大刊名刊,都敢于去“咬”、去“嚼”。在今天的社会,在追星 和捧名角盛行的风气中,做到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为什么?因 为明星、大人物影响大,小学生、中学生甚至一些大学生,对明 星、大人物趋之若鹜,迷信、盲从,认为他们说的、写的、做的都是 典范。名报、名刊发行量大,涉及方方面面,而中国人有“文字崇 拜”的传统,认为凡是书中写的都是对的。殊不知,写书的人也会 把“锥刺股”的“股(大腿)”解释为“屁股”,把“举案齐眉”说成“个 头一般高”,如果不指出他们的错误,对社会不利,对他们自己也 不利。 另外,《咬文嚼字》在“一针见血”的精神之外,还“咬”得人情 人理,“嚼”得有理有据,既指出其错,又道出其理,被“咬”、被 “嚼”者心悦诚服,读者也因此长了见识,懂了道理,丰富了语言 文字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刊物谁不欢迎?这样的工作作风谁不赞 赏? 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