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25卷第1期 人类学学报 6年2月 ACTA AN'THROFOLOGICA SINICA Feb.,2006 中国古人类进化连续性新辩 吴新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些形态特征的分析说明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应该注意的一些思维方法的问题,并且 为多地区进化说增添了新的证据:1)中国更新世头骨共同具有的眼眶及其外侧下缘形状等特征在近代 头骨中已有所改变,在考虑其意义时不应该忽略时间和基因交流起过的作用;2)中国更新世头骨的共 同特征并不因为它们也可见于其他地区而丧失其意义,因为证明连续性的共同特征不需要是地区独有 的;3)铲形门齿的结构在近代人中变弱,不削弱它作为连续进化证据的价值,这种弱化的现象是人类 进化过程中形态纤巧化的一种表现;4)在辩论时不要对有关形态作不正确的观察和曲解对方的观点和 论据;5)头骨正中矢状突隆、下颌圆枕、夹紧状鼻梁和第三臼齿先天性缺失等四项特征在近代非洲人 中阙如,却存在于东亚近代人,本文的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增强多地区进化说的说服力 关键词:中国;古人类;进化连续性 中图法分类号:Q9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93(2006)0-01709 吴汝康先生在1959年曾与 leookcapoF在 Weidenreich论著和20世纪50年代新发 现的化石的基础上联合著文论证中国古人类的连续性。其后这种假说不断受到一些古人类 学家的挑战。吴先生和其他人类学者也不断著文与之辩论。现值吴汝康先生诞辰90周年 作为他的学生,我愿再次撰文就近年国外一些同行对中国古人类连续性的挑战提出自己的 看法,以表达对他的敬意与良好的祝愿。 20世纪60年代起,分支系统学的方法在古生物学的研究中被广泛利用,70年代也被 引入古人类学研究。许多学者认为直立人有一系列独有的或衍生的自近裔特征,如狭长的 头型、眉嵴、矢状嵴、厚的头骨壁、狭窄的眶后缩窄、低的颞骨鳞部、角圆枕等,从而主 张直立人是人类进化的绝灭旁支,也就是说中国的直立人与智人之间不存在连续发展的关 系。中国的化石智人既不是他们的后代,当然是从外面迁移进来的。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 作者已经对这些问题做过讨论,1989年我在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60周年科学 讨论会上以中国的人类化石为基础指出,被一些学者指认是直立人独有的特征在中国早期 甚至晚期智人的个别标本上也可以见到。其后Baer等学者又指出,被用于分支系统学 研究,据之将直立人归为绝灭旁支的特征并不局限于亚洲,在非洲也可见到。对众多形 态特征的分析表明,直立人与智人是连续发展的两个分类单元,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不同物种 这个争论并没有完全过去,期待发现更多的化石和更深入的研究,笔者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1984年Wlpn和笔者等提出了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假说,支持中国古人类连续 收稿日期:20050915;定稿日期:2005-1201 基金项目:院基计字978号院长基金 作者简介:吴新智(1928-),男,安徽合肥人,中国科学院古脊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古人类学研 通讯作者:吴新智,Emil:wanzhi@wp.a.cn第 25 卷 第 1 期 2006 年 2 月 人 类 学 学 报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Vol125 , No11 Feb. , 2006 中国古人类进化连续性新辩 吴新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北京 100044) 摘要 : 本文通过对一些形态特征的分析说明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应该注意的一些思维方法的问题 , 并且 为多地区进化说增添了新的证据 : 1) 中国更新世头骨共同具有的眼眶及其外侧下缘形状等特征在近代 头骨中已有所改变 , 在考虑其意义时不应该忽略时间和基因交流起过的作用 ; 2) 中国更新世头骨的共 同特征并不因为它们也可见于其他地区而丧失其意义 , 因为证明连续性的共同特征不需要是地区独有 的 ; 3) 铲形门齿的结构在近代人中变弱 , 不削弱它作为连续进化证据的价值 , 这种弱化的现象是人类 进化过程中形态纤巧化的一种表现 ; 4) 在辩论时不要对有关形态作不正确的观察和曲解对方的观点和 论据 ; 5) 头骨正中矢状突隆、下颌圆枕、夹紧状鼻梁和第三臼齿先天性缺失等四项特征在近代非洲人 中阙如 , 却存在于东亚近代人 , 本文的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增强多地区进化说的说服力。 关键词 : 中国 ; 古人类 ; 进化连续性 中图法分类号 : Q981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23193 (2006) 012017209 收稿日期 : 2005209215 ; 定稿日期 : 2005212201 基金项目 : 院基计字 978 号院长基金 作者简介 : 吴新智 (1928 - ) , 男 , 安徽合肥人 , 中国科学院古脊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 主要从事古人类学研 究。 通讯作者 : 吴新智 , E2mail : wuxinzhi @ivpp. ac. cn 吴汝康先生在 1959 年曾与 Чебоксаров[1 ] 在 Weidenreich 论著[2 ,3 ] 和 20 世纪 50 年代新发 现的化石的基础上联合著文论证中国古人类的连续性。其后这种假说不断受到一些古人类 学家的挑战。吴先生和其他人类学者也不断著文与之辩论。现值吴汝康先生诞辰 90 周年 , 作为他的学生 , 我愿再次撰文就近年国外一些同行对中国古人类连续性的挑战提出自己的 看法 , 以表达对他的敬意与良好的祝愿。 20 世纪 60 年代起 , 分支系统学的方法在古生物学的研究中被广泛利用 , 70 年代也被 引入古人类学研究。许多学者认为直立人有一系列独有的或衍生的自近裔特征 , 如狭长的 头型、眉嵴、矢状嵴、厚的头骨壁、狭窄的眶后缩窄、低的颞骨鳞部、角圆枕等 , 从而主 张直立人是人类进化的绝灭旁支 , 也就是说中国的直立人与智人之间不存在连续发展的关 系。中国的化石智人既不是他们的后代 , 当然是从外面迁移进来的。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 作者已经对这些问题做过讨论 , 1989 年我在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 60 周年科学 讨论会上以中国的人类化石为基础指出 , 被一些学者指认是直立人独有的特征在中国早期 甚至晚期智人的个别标本上也可以见到[4 ] 。其后 Br¾uer 等学者又指出 , 被用于分支系统学 研究 , 据之将直立人归为绝灭旁支的特征并不局限于亚洲 , 在非洲也可见到[5 ] 。对众多形 态特征的分析表明 , 直立人与智人是连续发展的两个分类单元 , 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不同物种。 这个争论并没有完全过去 , 期待发现更多的化石和更深入的研究 , 笔者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1984 年 Wolpoff 和笔者等提出了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假说 , 支持中国古人类连续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