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三、四强度理论都应用广泛,第四强度理论更符合试验结果) 求塑性材料[可与[的关系 直接实验τ≤[] 第三强度理论3=τ-(-r)≤] τ≤ 2 f]=05 按第四强度理论 2.2 2τ)2≤ 2 τ≤ ]=。]=0577 3 般取=05~06](塑性材料) 小结 1.相当应力 (可,τ) Gr1=01 2=01-μσ2+03 3 (1-a2)2+(n2-3)2+(3-0)2 强度理论:根据材料的破坏机制,分析材料破坏的主导因素,由此确定复 杂应力状态在引起材料破坏方面与单向拉伸应力的相当值,建立定量的强度理5 (第三、四强度理论都应用广泛,第四强度理论更符合试验结果) *求塑性材料  与  的关系 直接实验    第三强度理论  =  − (− )   r3   2     = 0.5 按第四强度理论  =  +  + ( )   2 2 2 4 2 2 1 r    3 3  =  = 0 577 3 3 . 一般取  = 0.5 ~ 0.6 (塑性材料) 三、小结 1.相当应力 r1 = 1 ( ) r2 = 1 −  2 + 3 r3 = 1 − 3 ( ) ( ) ( ) 2 3 1 2 2 3 2 4 1 2 2 1 r =  −  +  −  +  −  强度理论:根据材料的破坏机制,分析材料破坏的主导因素,由此确定复 杂应力状态在引起材料破坏方面与单向拉伸应力的相当值,建立定量的强度理 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