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模拟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的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条件性课程资源 条件性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条件性资源,它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现成 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范围和水平。 3、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一个将新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 4、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 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世纪之交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的新特点。 (1)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关键技能的学习。 (2)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3)继续深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4)加强公民教育。 2、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方式 (1)课程选择。课程选择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遍的活动,指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 中决定学校付诸实施的课程计划的过程。 (2)课程改编。是指针对与原有课程准备对象不同的群体进行的学程上的修改,或者 根据课程内容、结构安排等的不同理解而进行的调整。 (3)课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的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 开发活动。 (4)课程补充。是指以提高国定课程的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课程材料开发活动。 (5)课程拓展。是指以拓宽课程的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 (6)课程创编。是指全新的课程单元的开发和利用。 3、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课程资源地开发和利用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一切人类创造的优秀的 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和利用有益于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2)经济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大可 能的效果,具体包括开支、时间、空间、学习等方面的经济性。 (3)针对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不同 内容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应该开发和利用与之相应的课程资源。 (4)个性化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该强求一律,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发挥 地域优势、学校特色和教师的风格,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个性特点。模拟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的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条件性课程资源 条件性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条件性资源,它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现成 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范围和水平。 3、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一个将新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 4、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 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世纪之交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的新特点。 (1)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关键技能的学习。 (2)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3)继续深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4)加强公民教育。 2、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方式。 (1)课程选择。课程选择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遍的活动,指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 中决定学校付诸实施的课程计划的过程。 (2)课程改编。是指针对与原有课程准备对象不同的群体进行的学程上的修改,或者 根据课程内容、结构安排等的不同理解而进行的调整。 (3)课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的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 开发活动。 (4)课程补充。是指以提高国定课程的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课程材料开发活动。 (5)课程拓展。是指以拓宽课程的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 (6)课程创编。是指全新的课程单元的开发和利用。 3、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课程资源地开发和利用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一切人类创造的优秀的 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和利用有益于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2)经济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大可 能的效果,具体包括开支、时间、空间、学习等方面的经济性。 (3)针对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不同 内容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应该开发和利用与之相应的课程资源。 (4)个性化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该强求一律,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发挥 地域优势、学校特色和教师的风格,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个性特点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