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分子轨道理论1932年(美)密立根和(德)洪特提出 成键电子的运动并不局限于成键原子之间而是在 整个分子的区域内即在整个分子体系的三维空间内都 有一定的分布概率(V2),成键电子的运动是离域的 分子轨道包括:成键轨道、反键轨道 (能量由低到高) 分子轨道理论的电子离域观点,对价电子在分子中 运动形态的描述更为确切,并能很好地解释共轭分子的 特性但除共轭分子外,其它分子中电子离域的程度很小, 仍可以方便地采用价键理论(包括轨道杂化理论和共振 论)解释有机物的结构2. 分子轨道理论 1932年 (美)密立根和(德)洪特提出 成键电子的运动并不局限于成键原子之间,而是在 整个分子的区域内,即在整个分子体系的三维空间内,都 有一定的分布概率(ψ2) ,成键电子的运动是离域的. 分子轨道包括: 成键轨道、反键轨道 (能量由低到高) 分子轨道理论的电子离域观点,对价电子在分子中 运动形态的描述更为确切,并能很好地解释共轭分子的 特性,但除共轭分子外,其它分子中电子离域的程度很小, 仍可以方便地采用价键理论(包括轨道杂化理论和共振 论)解释有机物的结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