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另外词牌的字数并没有一定的限制,不过一般看到的都是三个字,好比《浣溪沙》 《念奴娇》、《江城子》、《忆江南》、《如梦令》等,也有四个字的,如《八声甘 州》,五个字的,如《新燕过妆楼》,最长的是七个字的《凤凰台上忆吹箫》,最短的 是两个字的《暗香》、《疏影》。尽管词的字数稍有不同,但优美高雅,却是—致的。 有些多愁善感或喜好文学的人,有时会作些小词来抒情写意一番。这种创作的精神固然 十分可嘉,但是也不可忽略了,填词是有一定的规矩的。首先,作者要选择词牌,换句 话说,就是要选好词的曲调和格式,然后再按字数的多寡、句子的长短,以及平仄、押 韵,来把词填出来。因此写词不叫作词'而叫"填词’,就因为曲调和格式是固定的,作者 只是把词填上去而已。当然,别出心裁、另创新声,也未尝不可的。在遣字用句方面, 通俗一些,甚至完全用白话文,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但是不可俚俗,不可乏味,和词 意的完整连贯,是必需要注意的 许多人认为学填词比学作诗难,也有些人认为正好相反。其实诗的字数固定,不是五 言就是七言,比较难发挥,同时在平仄上也比较讲究。而词是长短句,平仄可以通用之 处也较多,但是词的韵为了要协乐,就比诗来的严格多了。因此两者是互有难易,不分 上下。总之,诗词都是以情感作为灵魂,而且须要勤练不辍才能创造岀好作品的,因此 难易,也只不过在个人的努力上罢了 从唐朝到现在,词的作者不可胜数,作品更是浩若烟海,因此欣赏词,应当有所选 择。有一部书叫做《词林纪事》,里面收录了各朝各代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及其作品。作 者都附有小传,作品也有后人的各种评论,因此对于喜好词和学习词的人来说,是很可 以一读的,只可惜这部书并不容易买到(按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年已出版《词林纪事合 编》)。另外有一部词选叫做《花间集》,颇能表现词的特色,所选录的词,也都脍炙人 口,值得一读。至于个别的作者,因为各有特色,像李后主的沉郁、苏轼的豪放、柳永 的细腻和辛弃疾的悲凉等,如何去选择阅读,就看个人的喜好了。 若说诗与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唯有造形独特的方块 字,才能用以作出排列整齐的诗与词;也唯有变化无穷的声韵,才能用以作出吟咏有味 的诗与词。诗词凝结了中国字与声的最大优点,也凝结了中国人最丰富的智慧与感情, 这一点,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不知道的啊! 金粟轩诗话(七) 对于文章和诗词一类的文学作品,古人已有雕虫小技,不足道也的观念。其实,那是 文人门自谦的话,相反的,又有文章华国,“文以载道等推崇的定评。因此大诗人杜 甫,便有“文章干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但无论人们对诗词文学本身的价值作如何看 法,它却实实在在的表达出一个人的性格、人品、思想和情感,丝毫不得隐藏,也无法 躲闪。 历史上的人物,才华洋溢如曹操父子,在其作品中,处处流露了他们孤寂悲凉的情 态,犹如他们毕生事业的器局,始终不能臻于博大悠久 相传为黄巢出家当和尚的伪诗,一点也没有得道高僧的气息,只是充满了杀气和贼 味。又如在大陆传诵一时的毛泽东的《沁园春》,虽然经过柳亚子的修改,仔细读来, 结局仍是一派凄凉。 近人王国维,谈论诗词文学,以文学的境界为品评标准,似乎言之成理。其实,无论 好作品与坏作品,一著文字相,必然有境界,只是境界有美好与鄙俚的差别而已。至于 透过文字所表达的器局和气象,毕竟不是文字技巧所能笼罩 黄巢的诗 昔人野史记载,黄巢兵败,并未被杀,却逃去当和尚,剃了须发,法名道价。后来在 西京龙门寺,自号翠微禅师。最后又住进雪窦寺,所以又称雪窦禅师。(雪窦寺在浙江 宁波四明山中,历代时岀高僧,都以雪窦为名。黄巢并非禅宗正脉的雪窦重显禅师,不 可误认。)又说他死在宋初开宝时期,年龄已过八十。史实不符,都是假造的说法。 《挥尘录》记载他的诗 “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抛却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楼看落晖。 读来确有英雄晩年,一派落寞的意味。但¨三十年前草上飞”-句,始终不脱绿林 息,非常有趣。可是在《宾退录》上记载,这首诗是好事的后人从元稹(微之)赠智度 禅师两首诗中偷改过来的。在元微之的诗集中,便存有原作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另外词牌的字数并没有一定的限制,不过一般看到的都是三个字,好比《浣溪沙》、 《念奴娇》、《江城子》、《忆江南》、《如梦令》等,也有四个字的,如《八声甘 州》,五个字的,如《新燕过妆楼》,最长的是七个字的《凤凰台上忆吹箫》,最短的 是两个字的《暗香》、《疏影》。尽管词的字数稍有不同,但优美高雅,却是一致的。 有些多愁善感或喜好文学的人,有时会作些小词来抒情写意一番。这种创作的精神固然 十分可嘉,但是也不可忽略了,填词是有一定的规矩的。首先,作者要选择词牌,换句 话说,就是要选好词的曲调和格式,然后再按字数的多寡、句子的长短,以及平仄、押 韵,来把词填出来。因此写词不叫“作词”而叫“填词”,就因为曲调和格式是固定的,作者 只是把词填上去而已。当然,别出心裁、另创新声,也未尝不可的。在遣字用句方面, 通俗一些,甚至完全用白话文,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但是不可俚俗,不可乏味,和词 意的完整连贯,是必需要注意的。 许多人认为学填词比学作诗难,也有些人认为正好相反。其实诗的字数固定,不是五 言就是七言,比较难发挥,同时在平仄上也比较讲究。而词是长短句,平仄可以通用之 处也较多,但是词的韵为了要协乐,就比诗来的严格多了。因此两者是互有难易,不分 上下。总之,诗词都是以情感作为灵魂,而且须要勤练不辍才能创造出好作品的,因此 难易,也只不过在个人的努力上罢了。 从唐朝到现在,词的作者不可胜数,作品更是浩若烟海,因此欣赏词,应当有所选 择。有一部书叫做《词林纪事》,里面收录了各朝各代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及其作品。作 者都附有小传,作品也有后人的各种评论,因此对于喜好词和学习词的人来说,是很可 以一读的,只可惜这部书并不容易买到(按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年已出版《词林纪事合 编》)。另外有一部词选叫做《花间集》,颇能表现词的特色,所选录的词,也都脍炙人 口,值得一读。至于个别的作者,因为各有特色,像李后主的沉郁、苏轼的豪放、柳永 的细腻和辛弃疾的悲凉等,如何去选择阅读,就看个人的喜好了。 若说诗与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唯有造形独特的方块 字,才能用以作出排列整齐的诗与词;也唯有变化无穷的声韵,才能用以作出吟咏有味 的诗与词。诗词凝结了中国字与声的最大优点,也凝结了中国人最丰富的智慧与感情, 这一点,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不知道的啊! 金粟轩诗话(七) 对于文章和诗词一类的文学作品,古人已有雕虫小技,不足道也的观念。其实,那是 文人门自谦的话,相反的,又有“文章华国”,“文以载道”等推崇的定评。因此大诗人杜 甫,便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但无论人们对诗词文学本身的价值作如何看 法,它却实实在在的表达出一个人的性格、人品、思想和情感,丝毫不得隐藏,也无法 躲闪。 历史上的人物,才华洋溢如曹操父子,在其作品中,处处流露了他们孤寂悲凉的情 态,犹如他们毕生事业的器局,始终不能臻于博大悠久。 相传为黄巢出家当和尚的伪诗,一点也没有得道高僧的气息,只是充满了杀气和贼 味。又如在大陆传诵一时的毛泽东的《沁园春》,虽然经过柳亚子的修改,仔细读来, 结局仍是一派凄凉。 近人王国维,谈论诗词文学,以文学的境界为品评标准,似乎言之成理。其实,无论 好作品与坏作品,一著文字相,必然有境界,只是境界有美好与鄙俚的差别而已。至于 透过文字所表达的器局和气象,毕竟不是文字技巧所能笼罩。 黄巢的诗 昔人野史记载,黄巢兵败,并未被杀,却逃去当和尚,剃了须发,法名道价。后来在 西京龙门寺,自号翠微禅师。最后又住进雪窦寺,所以又称雪窦禅师。(雪窦寺在浙江 宁波四明山中,历代时出高僧,都以雪窦为名。黄巢并非禅宗正脉的雪窦重显禅师,不 可误认。)又说他死在宋初开宝时期,年龄已过八十。史实不符,都是假造的说法。 《挥尘录》记载他的诗: “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抛却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楼看落晖。” 读来确有英雄晚年,一派落寞的意味。但“三十年前草上飞”一句,始终不脱绿林气 息,非常有趣。可是在《宾退录》上记载,这首诗是好事的后人从元稹(微之)赠智度 禅师两首诗中偷改过来的。在元微之的诗集中,便存有原作: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