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酸锆包裹镉硒红颜料,其挥发量大大降低,1250℃时仍能呈现鲜艳的大红色调。釉中成分 挥发与釉的组成与制各方法及原料种类有密切关系,如果增加SO2含量,就相应地提高了 釉的挥发温度,烧成时保温时间愈长,釉中挥发物的损失就愈多。因此,在熔块制作过程 中,釉中挥发物的损失就很多,要给予充分考忠。 d烧结 烧结是指将粉末状态的物质经过加热转化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凝集块状物质的过程,烧 结也是吸收热能,从而降低颗粒表面能的过程。烧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归纳如下: (1)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烧结温度愈高,保温时间愈长,越有利于烧结, 但乡品材料应注意晶粒的“异常生长”。 (2)原料粒度的影响。原料颗粒愈细,则表面积愈大,颗粒相互接触面积就愈大, 发生反应的机会就愈多,则熔点降低,有利于烧结。反之,颗粒越大,则不利于烧结。 (3)添加剂的影响。根据添加剂的不同可促进或阻止烧结过程。 (4)原料类型不同,烧结速*就有很大差别 (5)颗粒表面如黏附着熔融物,则有利于烧结。 (6)在合适的温度下,扩散作用可以补偿结构缺陷,粒子边缘的破碎也受其影响。 (7)小颗粒的原料由于表面能较大,不断向大颗粒移动,大小颗粒结合而形成一更 大颗粒,降低了表面能,促进了烧结。 e熔融 熔融是釉料在高温下反应的最终结果,釉熔融出现液相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自熔,即指 釉料中长石、碳酸盐、硝酸盐、氧化铅及熔块等易熔物的融化:其次是共熔,是指釉料中几 种物质形成各种低共熔物。例如碳酸盐与长石、石英:铅丹与石英、黏土:卿砂、硼酸与石 英及碳酸盐:氟化物与长石、碳酸盐:乳浊剂(ZrO2、SO2)与含硼原料、铅丹、ZnO等。 随着温度升高,釉层中最初出现的液相使粉料由固相反应逐渐转化为有液相参与的反 应,并不断地熔解釉料成分,最终使液相量急剧增加,绝大部分成分变成熔体。而温度的 继续升高,使液态充分流动,对流作用使釉的组成逐渐均匀化,这种对流作用随温度升高 而加强,因为高温降低了熔体的黏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加速了扩散和化学变化,促进了釉层 均匀化。事实上,釉层不可能完全均匀,在釉中仍然存留着残留石英或方石英以及未熔的 乳浊剂和着色剂颗粒,同时还有少量的气体存在 釉料熔融的均匀化及彻底程度直接影响釉面品质。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控制好工 艺因素,使其完全熔融,从而提高釉的表观性能。影响熔融和均化的一些因素归纳如下: (1)釉料内部的高温排气。在高温下,釉料内气泡的排出会在釉熔体中起搅拌作用。 温度愈高,釉黏度下降愈大,搅拌作用愈强,而且随搅拌作用的加强,颗粒间接触面积增 大,反应速度也会加快,从而釉层均化较好。 (2)原料的状态。原料颗粒愈细,混合得愈均匀,愈能降低熔化温度,大大缩短熔 化时间,增强均匀程度。 (3)釉烧时间和温度。釉烧时间长,温度高,会使釉熔化和均化更充分。 B釉层冷却时的变化 熔融的釉层在冷却时经历的变化和玻璃一样如图7-5所示,要经过三个阶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