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十三章冷战 13.7古巴导弹危机(1962) 在拥有大量军备的情况下,美国于1950年开始其“边缘政策”(Brinkmanship),即, 在危急情况下宁可把国家带到战争的边缘也不后退。艾森豪威尔大肆鼓吹“多米诺理论” (Domino Theory),认为如果美国不给予支持,弱小的邻国将如一排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 倒向共产主义阵营。他更加频繁地利用于1947年建立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简称CLA)作为外交手段。1952年11月,美国发明了第一枚氢弹。 然而,令美国震惊不已的是,苏联政府于1957年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美 国的技术领先地位立即受到了质疑。而令美国更为尴尬的是,美制火箭在追赶苏联成就的道 路上不断地遭遇到失败。为了弥补这一“发射差距”,美国国会于1958年建立了美国航空和 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简称NASA),并通过了一项《国 防与教育法案》(National Defense and Education Act,.简称NDEA),授权将数亿联邦资金 注入学校的科学研究和外语教育。苏联总统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1884一1971) 带着人造卫星树立起来的自信和骄傲说,“我们将埋葬资本主义。”他于1958年11月向西方 政权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的军队在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美国拒绝向苏联屈服。为了防 止事变发生,艾森豪威尔邀请赫鲁晓夫于1959年到马里兰的戴维营(Camp David)就柏林 危机共同协商。然而,就在预定日期两周以前,俄国人击落了一架美国·-2高空侦察机。于 是,友好的“戴维营精神”消失了,美苏首脑会谈取消。 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之间的矛盾变得更为复杂。古巴拥有一千万人口,其中一半以上没 有文化,其人口增长率为全世界第一,贫富分化非常严重。这个位于一个中等岛屿的国度既 令人兴奋,又骇人听闻。古巴独裁者弗尔亨西奥·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1901一1973) 长期与美国结盟,他的腐败统治已经将首都哈瓦纳(Havana)变成了一个赌博和嫖娼的天 堂。他欢迎美国的投资者、旅游者和军事顾问到这个加勒比海岛国。美国在古巴拥有大量的 经济资源,包括百分之八十的古巴公用设施,并且在关塔那摩湾(Guantanamo Bay)拥有 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1959年1月1日,一个名叫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1926一) 的律师在贫困的古巴农民的支持下,推翻了巴蒂斯塔的腐败政权。起初,很多美国人为古巴 革命喝彩,欢迎卡斯特罗于当年4月访美;然而,卡斯特罗并没有向美国人献媚。他一上任 就实行农业改革计划,没收了美国人在古巴的财产。作为报复,艾森豪威尔对古巴蔗糖实行 禁运,同时动员其他拉丁美洲国家反对卡斯特罗。与美国断绝了市场和其他联系后,古巴与 苏联的关系迅速升温。1961年4月,肯尼迪入主白宫后不久就作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 他批准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艾森豪威尔当政时就已策划好的一个方案,决定利用古 巴流亡分子去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然而,由CIA训练的古巴流亡势力在猪湾(Bay of Pigs) 刚刚登陆便被古巴人一网打尽。卡斯特罗利用这次胜利从苏联争取到更多的援助,并进一步 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1961年夏天,肯尼迪同意在维也纳会见赫鲁晓夫,希望能摆脱猪湾事件的窘境并通过 缓解美苏之间的关系打破冷战僵局。赫鲁晓夫则趁机威胁肯尼迪,再次要求美国军队撤出西 柏林。他的这一要求不仅遭到肯尼迪的拒绝,而且让肯尼迪觉得这是对美国意志的严重挑战。 尽管美国事实上己经拥有远距离轰炸机、潜艇发射弹道导弹(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s,简称SLBM)、洲际弹道导弹(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s,简称ICBM) 组成的海陆空三维压倒性战略优势,肯尼迪仍然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他鼓吹“灵活反应学 说”(Flexible Response Doctrine),认为美国通过重建常规力量可以重获机动性,号召调动 部分武装力量并增长30多亿美元的军事开支。在他的命令下,美国的征兵人数大大增加, 预备役民兵也纷纷组织起来,舰艇和飞机被重新启动,庞大的军费开销花在常规武器上。1958 年8月,苏联在柏林竖立起带刺铁丝网阻止东德人向西德逃亡。在苏联建立柏林墙的时候, 美苏两国的坦克在柏林城里对峙着。肯尼迪召集起预备役部队,但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阻 1第十三章 冷战 1 13.7 古巴导弹危机(1962) 在拥有大量军备的情况下,美国于 1950 年开始其“边缘政策”(Brinkmanship),即, 在危急情况下宁可把国家带到战争的边缘也不后退。艾森豪威尔大肆鼓吹“多米诺理论” (Domino Theory),认为如果美国不给予支持,弱小的邻国将如一排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 倒向共产主义阵营。他更加频繁地利用于 1947 年建立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简称 CIA)作为外交手段。1952 年 11 月,美国发明了第一枚氢弹。 然而,令美国震惊不已的是,苏联政府于 1957 年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美 国的技术领先地位立即受到了质疑。而令美国更为尴尬的是,美制火箭在追赶苏联成就的道 路上不断地遭遇到失败。为了弥补这一“发射差距”,美国国会于 1958 年建立了美国航空和 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简称 NASA),并通过了一项《国 防与教育法案》(National Defense and Education Act,简称 NDEA),授权将数亿联邦资金 注入学校的科学研究和外语教育。苏联总统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1884—1971) 带着人造卫星树立起来的自信和骄傲说,“我们将埋葬资本主义。”他于 1958 年 11 月向西方 政权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的军队在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美国拒绝向苏联屈服。为了防 止事变发生,艾森豪威尔邀请赫鲁晓夫于 1959 年到马里兰的戴维营(Camp David)就柏林 危机共同协商。然而,就在预定日期两周以前,俄国人击落了一架美国 U-2 高空侦察机。于 是,友好的“戴维营精神”消失了,美苏首脑会谈取消。 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之间的矛盾变得更为复杂。古巴拥有一千万人口,其中一半以上没 有文化,其人口增长率为全世界第一,贫富分化非常严重。这个位于一个中等岛屿的国度既 令人兴奋,又骇人听闻。古巴独裁者弗尔亨西奥·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1901—1973) 长期与美国结盟,他的腐败统治已经将首都哈瓦纳(Havana)变成了一个赌博和嫖娼的天 堂。他欢迎美国的投资者、旅游者和军事顾问到这个加勒比海岛国。美国在古巴拥有大量的 经济资源,包括百分之八十的古巴公用设施,并且在关塔那摩湾(Guantánamo Bay)拥有 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1959 年 1 月 1 日,一个名叫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1926—) 的律师在贫困的古巴农民的支持下,推翻了巴蒂斯塔的腐败政权。起初,很多美国人为古巴 革命喝彩,欢迎卡斯特罗于当年 4 月访美;然而,卡斯特罗并没有向美国人献媚。他一上任 就实行农业改革计划,没收了美国人在古巴的财产。作为报复,艾森豪威尔对古巴蔗糖实行 禁运,同时动员其他拉丁美洲国家反对卡斯特罗。与美国断绝了市场和其他联系后,古巴与 苏联的关系迅速升温。1961 年 4 月,肯尼迪入主白宫后不久就作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 他批准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艾森豪威尔当政时就已策划好的一个方案,决定利用古 巴流亡分子去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然而,由 CIA 训练的古巴流亡势力在猪湾(Bay of Pigs) 刚刚登陆便被古巴人一网打尽。卡斯特罗利用这次胜利从苏联争取到更多的援助,并进一步 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1961 年夏天,肯尼迪同意在维也纳会见赫鲁晓夫,希望能摆脱猪湾事件的窘境并通过 缓解美苏之间的关系打破冷战僵局。赫鲁晓夫则趁机威胁肯尼迪,再次要求美国军队撤出西 柏林。他的这一要求不仅遭到肯尼迪的拒绝,而且让肯尼迪觉得这是对美国意志的严重挑战。 尽管美国事实上已经拥有远距离轰炸机、潜艇发射弹道导弹(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s,简称 SLBM)、洲际弹道导弹(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s,简称 ICBM) 组成的海陆空三维压倒性战略优势,肯尼迪仍然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他鼓吹“灵活反应学 说”(Flexible Response Doctrine),认为美国通过重建常规力量可以重获机动性,号召调动 部分武装力量并增长 30 多亿美元的军事开支。在他的命令下,美国的征兵人数大大增加, 预备役民兵也纷纷组织起来,舰艇和飞机被重新启动,庞大的军费开销花在常规武器上。1958 年 8 月,苏联在柏林竖立起带刺铁丝网阻止东德人向西德逃亡。在苏联建立柏林墙的时候, 美苏两国的坦克在柏林城里对峙着。肯尼迪召集起预备役部队,但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阻 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