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蛹地老虎幼虫老熟后,选择比较干燥的土黛筑土室化蛹。小地老虎老龄幼虫常迁移到田埂、田边、杂草根 际等较干燥的土内深6一10厘米处筑土室化蛹。蛹有一定的耐淹能力,在前期即是水浸数目,也不室息而死,但进入预成 虫期,则易因水淹而死亡。 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地老虎的发生数量与为害程度,受多种生态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小地老虎为主分述如下: (一)温度高温不利于小地老虎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研究证明在温度30℃、相对湿度100%时,1-3龄幼虫会大量 死亡:当平均温度高于30℃时,成虫寿命缩短,不能产卵。故在各地猖撅为害的多为第1代幼虫,其后各代数量骤减,为 害很轻。在南方高温过后,秋季种群数量尚可回升。小地老虎冬季亦不耐低温,在温度5℃时,幼虫经2小时即全部死 亡。 (二)雨水从小地老虎在国内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在西部年降雨量小于250毫米的地区,种群数量极低。在东 部,凡地势低湿、曾有内涝或沿河、邻湖及雨量充沛的地方,发生较多,在长江流域各省雨量较多,常年土壤湿度较 大,为害偏重。在北方各地,则以沿江、沿湖的河川、滩地、内涝区及常年灌溉区发生严重,丘陵旱地发生少。但黄地 老虎则在年降雨少、气候干燥的地区发生重。 土壤含水量的多少,与地老虎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据测定,小地老虎在土壤含水量15一20%的地区、为害较 重,但土壤含水量过大,会增加小地老虎寄生性病菌的流行。在成虫发生期,凡灌水时间与成虫产卵盛期相吻合或接近 的田块,着卵量大,幼虫发生为害重。 (三)地貌、植被蜜源植物的多少对地老虎的产卵量影响很大。研究表明,小地老虎在蜜源植物丰富的情况下,每 雌产卵量达1000一4000粒,在蜜源植物稀少或缺的情况下,只产卵几十粒甚至不产卵。 (四)地势、土壤一般地势高、地下水位低、上壤板结、城性大的地区,小地老虎发生轻,重粘士或沙士,对小地 老虎亦不利。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夜潮地)、土壤比较疏松的沙质土,易透水,排水快,适于小地老虎的繁殖。 (五)栽培与耕作凡水早轮作地区,地老虎类发生较轻,旱作地区较重。许多杂草是地老虎适宜的食料,杂草丛生 有利于地老虎的发生。作物茎秆硬化后,地老虎的为害明显减轻,故可以通过调节作物播种期来减轻或避免地老虎的危 害。此外,前茬是绿肥或套作绿肥的棉田、玉米田,小地老虎虫口密度大,为害重:前茬是小麦的棉田受害轻,麦套棉 的棉田比一般棉田受害也轻。 (六)天敌地老虎的天敌种类很多,捕食性的如蚂蚁、步甲、虻、草蛉、鸟类、蜘蛛等;寄生性的如寄生蝇、姬 蜂、线虫和多种病原细菌、病毒等。 六防治技术 (一)锄草灭虫杂草是地老虎早春产卵的主要场所,是幼虫向作物迁移的桥梁。因此,在春播前进行春耕、细耙 等整地工作,可消灭部分卵和早春的杂草寄主。同时,在作物幼苗期或幼虫1一2龄时结合松土、清除田内外杂草,沤肥 或烧毁,均可消灭大量卵和幼虫。 (二)诱杀成虫利用黑光灯、糖醋液或杨树枝把、泡桐叶或雌虫性诱笼等均可。 三)捕杀幼虫对高龄幼虫,可在每天早晨扒开被害株的周围或畦边、田埂阳坡表士,进行捕杀,或用泡桐叶诱 集捕杀。 (四)药剂防治当幼虫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用药防治,并要在第1次防治后,隔7天左右再治1次,连续2 一3次。防治1一2龄幼虫可喷粉、喷雾或撤毒土,防治3龄以上幼虫可撒施毒饵。目前,防治地老虎的常用药剂种类和使 用方法如下。 1.拌种用50%甲胺磷乳油1.4份,加水5一7份,可拌玉米种子100份。拌混均匀,晾千后播种,对多种地老虎有 防治效果,并可兼治蝼蛄和蛴螬。 2.毒土、毒砂用75%辛硫磷、50%甲胺磷、50%敌敌畏、20%除虫菊酯等乳剂分别以1:300、1: 1000、 1:2000、1:2000的比例,拌成毒土或毒沙,每亩撤施20一25公斤,不仅能杀死2龄幼虫,对高龄幼虫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