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重点工程和国防建设急需运输的特大型设备和需要派人监护、监测运行的重车,可开行超限 超重货物运输专列 挂有超限超重车的列车,按《车站行车工作细则》规定的线路办理到发或通过。遇到特 殊情况需要临时变更线路时,须得到铁路局批准。 目前,《超规》对超限车运行条件规定如下。 1)挂有超限车的列车运行在复线、多线或并行单线的直线地段与邻线列车会车时, 应遵守下列规定: (1)邻线列车运行速度小于120kmh的,两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350mm者 不限速,300~350mm之间者运行速度不得超过30kmh,小于300mm者禁止会车。 (2)邻线列车运行速度大于等于120kmh小于160mh的,两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 距离大于450mm者不限速,400~450mm之间者运行速度不得超过30kmh,小于400mm 者禁止会车。 (3)邻线列车运行速度大于等于160kmh小于200mh的, 两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 距离大于550mm者不限速,500~550mm之间者运行速度不得超过30kmh,小于500mm 者禁止会车。 曲线地段与邻线列车会车,必须根据规定相应加宽。 挂有超限车的列车在CTCS一2级风段的区间禁会动车组 2)超限车在运行过程中,如超限货物的任何部位接近建筑物或设备时,应遵守下列 规定 (1)超限货物的任何超限部位与建筑限界之间的距离(简称限界距离)为100~150mm 之间时,时速不得超过15km: (2)限界距离在超过150mm至200mm之间时,时速不得超过25km: (3)限界距离不足100mm时,由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规定运行办法 五、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铁路基本限界包括 限界和 限界 答案: 机车车辆、建筑 2.我国机车车辆限界最大高度为 mm,最大半宽为 mm 空安」 4800.170 3.我国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中基本建筑限界最大高度mm,最大半宽 mm 答案 规定国标铁路建筑限界曲线加宽值按照车长为 ,销距为 享车辆)和曲线的实际半径进行计算。同时还要考虑由 的 答案: 26m、18m、外轨超高 5.根据货物超限部位从钢轨面起算的高度,可分为 和 答案: 上部超限、中部超限、下部超限 6.上部超限货物是指自轨面起高度超过 ,任何部位超限者。 答案: 99 重点工程和国防建设急需运输的特大型设备和需要派人监护、监测运行的重车,可开行超限 超重货物运输专列。 挂有超限超重车的列车,按《车站行车工作细则》规定的线路办理到发或通过。遇到特 殊情况需要临时变更线路时,须得到铁路局批准。 目前,《超规》对超限车运行条件规定如下。 1)挂有超限车的列车运行在复线、多线或并行单线的直线地段与邻线列车会车时, 应遵守下列规定: (1)邻线列车运行速度小于 120 km/h 的,两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 350mm 者 不限速,300~350mm 之间者运行速度不得超过 30km/h,小于 300mm 者禁止会车。 (2)邻线列车运行速度大于等于 120 km/h 小于 160 km/h 的,两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 距离大于 450mm 者不限速,400~450mm 之间者运行速度不得超过 30km/h,小于 400mm 者禁止会车。 (3)邻线列车运行速度大于等于 160 km/h 小于 200 km/h 的,两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 距离大于 550mm 者不限速,500~550mm 之间者运行速度不得超过 30km/h,小于 500mm 者禁止会车。 曲线地段与邻线列车会车,必须根据规定相应加宽。 挂有超限车的列车在 CTCS-2 级区段的区间禁会动车组。 2)超限车在运行过程中,如超限货物的任何部位接近建筑物或设备时,应遵守下列 规定: (1)超限货物的任何超限部位与建筑限界之间的距离(简称限界距离)为 100~150mm 之间时,时速不得超过 15km; (2)限界距离在超过 150mm 至 200mm 之间时,时速不得超过 25km; (3)限界距离不足 100mm 时,由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规定运行办法。 五、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 铁路基本限界包括 限界和 限界。 答案: 机车车辆、建筑 2. 我国机车车辆限界最大高度为 mm,最大半宽为 mm。 答案: 4800、1700 3. 我国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中基本建筑限界最大高度 mm,最大半宽 mm。 答案: 5500、2440 4. 我国规定国标铁路建筑限界曲线加宽值按照车长为 ,销距为 的车 辆(称为计算车辆)和曲线的实际半径进行计算。同时还要考虑由于 引起 的车辆倾斜量。 答案: 26m、18m、外轨超高 5. 根据货物超限部位从钢轨面起算的高度,可分为 、 和 。 答案: 上部超限、中部超限、下部超限 6. 上部超限货物是指自轨面起高度超过 ,任何部位超限者。 答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